如果他能过来跟自己一块儿,自己说不定还能大火,比现在都厉害。
奈何压根不可能。
师父师娘的态度已经绝对。
两个人只能商量着等董事长回来,董事长回来再问问有没有办法。
尽管有些死皮赖脸的程度,但相声搭档非常重要,只能厚着脸皮去谈。
至于此刻的汇林社董事长,还在村里做自己的事情。
一直以来没有正式走上拍摄流程。
只是在村里体验生活,了解角色,贴近角色,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演出味道。
但伴随时间的长久,郭启林发觉一个事情,那就是海青老师快回不去了,已经渐渐融入到村子里。
一开始过来鸡鸭鹅和她不对付,村里的狗也疯狂对她叫。
现在不仅狗每天过来和她亲近,就是村里一些拉磨的驴和羊羔子也和她熟悉,导致海青每天要瞧瞧。
不仅如此也会跟着村民一块儿下地干活,为了角色的还原一直坚持着。
“大林,在这里一个来月,我觉得自己老了得有三五年的光景。”
海青不得不感慨,顿时明白为什么村里人看着都老,在生活的苦难中,人就是显老的。
“谢谢您海青老师。”
两个人坐在房子外面的长板凳晒太阳,四月份温度已经很适合,不冷不热。
“谢我干什么”
“电影上映我能肯定,可我不能肯定演员能不能还原出那样的一个好剧本,现在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郭启林笑道。
一开始的确有过这样的担心,毕竟海青老师是明星,明星有明星味,但如果全部用素人,既没有多少流量又不能保证素人能够符合自己的要求。
而经历一个来月,海青却渐渐喜欢上郭启林这么一个孩子,好得不得了,对电影的态度无比热诚。
自己要是有这么一个孩子足够骄傲。
也难怪于迁老师天天开心,底下有一个好孩子是令人开心,做梦都笑醒。
“好了,海青老师。明天准备拍戏了,希望能顺利。”
“希望吧,我还是少有拍文艺片。”
体验生活目的是贴近角色,如今海青老师差不多了,自然剧组和团队可以开始动身。
于是等到第二天。
剧组团队开始起了大动静,准备按照流程来拍戏。拍戏的过程很意外的没有太多人过来观看,在其他地区拍戏,必定有大片路人围观。
村里却没有多少,因为不少人还需要下地干活,比起看戏还是地里的粮食要紧。
一上午拍完,团队顺利得不可思议,重来的次数不超过十根手指头。
不仅海青老师扮演人物的厉害,就连饰演男主人公的中年男人武仁林也让人赞叹。
他就不是演的,就是故事里面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个辛辛苦苦农作的一个中年男人。
“开饭了,大伙儿吃饭吧。”
第一个上午的戏拍完,剧组成员一个个去拿饭。
饭并非是订的盒饭,而是委托村里一些人做的盒饭,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但即便村里人做的饭也不差。
好吃的不少,毕竟钱给到位了。
海青、郭启林以及幕后人员全部在拍戏的房屋外面吃饭,饰演马有铁的武仁淋却眼睁睁站在旁边,等他们所有人拿完了,没人拿了。
才过去拿自己的饭菜。
拍戏、吃盒饭以及和海青老师演戏,他都是第一次。
等拿到饭菜,男人并没有坐下来,反而蹲着一边望着远处的田地一边吃。
仿佛这样踏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