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哪怕是任命一名小小的副科长,都可能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耐心细致的权衡,而类似常务副市长这个级别的人事变动,就注定是一场权力博弈和妥协。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和谋略,足够写本书的了。
赵延松和蒋宏两大阵营,为了把能代表各自利益的人推上去,可以说都使出了全力,各种串联和动员,一刻都没停过,战火未起,双方就已经剑拔弩张了。
然而,他们都忽视了李侠。或者说,是对李侠缺乏足够的重视。
事实再一次证明,越是那些被忽视的角色,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打所有人个措手不及,李侠就是如此。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从来都唯唯诺诺,在任何问题上都不做明确表态的好好先生,突然性情大变,甚至不惜连夜直奔省城,为林海上位而奔走呼号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钱。
这么多年,跟在李光旭屁股后面的李侠已经有了足以安享晚年的钱,而且,随着李光旭的离世,这些钱的安全性几乎到了顶点。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光旭出事,李侠这个跟班大概率是会受牵连的,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然而凭借着在最后关头的表现,李侠在这场风波中非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悄无声息的升了半格,从三把手到了二把手。
别小看这半格,与之前的市委专职副书记相比,市长手里掌握的是实打实的决策权,在绝大多数政府项目中,甚至可以绕开市委书记直接拍板的。
客观的讲,李侠的骨子里并不是个胆小懦弱的人,之所以在李光旭面前收起了所有的锋芒和棱角,变成了一名勤务兵型的干部,实在是因为李光旭太强势了。想在他的身边工作,只能一切以他为中心,否则,那就对不起了,早晚把你一脚踢开。
李侠姓李,但与李光旭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能爬到这个高度,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着无数人的肩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做到的,当然不肯轻易放弃。
除了隐忍,他别无选择。
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在蛰伏修行而已,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鸣惊人。
然而,当他终于摆脱了李光旭的影响和控制,却发现摆在他面前的问题照样非常棘手。
这么多年以来,他只围着李光旭一个人转,与其它各方势力渐渐疏远了。即便是在市委,赵延松和周源信等人与他之间也隔着一层。
李光旭在的时候,所有人对他都毕恭毕敬,可李光旭一死,大家对他就难免有些轻慢。
所有这些,李侠当然都看在眼里,只不过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已经在悄悄做准备了。
谁都想证明自己,他也不例外,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来了机会,怎么可能让一切从手边溜走呢!
于振清调令下到抚川之后,李慧第一时间就征求了李侠的意见。
在李慧看来,李侠肯定是要支持李培年的,可做梦都没想到,李侠居然推荐了林海。
之所以这么做,李侠当然不是一拍脑门就做出的决定。
他很清楚,如果未来李培年出任常务副市长,凭借着赵延松和周源信的支持,在市政府中会形成一股新势力的,而他则成了夹在李慧和这股势力之间的受气包,无论怎么选择,都很不舒服。
而把林海推上去,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林海上去之后,蒋宏等人当然也不能闲着,很快就会围绕林海形成一个小圈子,而这个小圈子会与赵延松等人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对李侠而言,这种制约关系所带来的平衡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他还掌握着一个非常关键的秘密,那就是林海和李慧之间的关系。
这个秘密是当初李光旭透露给他的。至于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李大人为什么会传播这种八卦消息,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