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灭元1399 > 第669章 青史标名

第669章 青史标名(1 / 2)

只有中书省丞相安童,于第一时间愤然质疑尚书省。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宫中当即便做出反应。一道圣旨出来,安童被赶出大都,统率一万兵马,镇守榆关。

作为四大怯薛长之一,安童自然不缺领兵的才能。而且面对可能南下的那木罕,似乎只有安童最为合适。

但是值此混乱之际,将朝廷最高行政长官派去领兵镇防,还只给了一万兵马。这奇怪的圣旨,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危险。

果然,安童一走,朝廷几乎成为畏兀儿丞相桑哥的一言之堂。

有亲身侍奉大汗皇帝的皇后与怯薛长月赤察儿的背书,桑哥的所有决定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

拱卫大都城的城防军大换血。

万夫长与千夫长依然以蒙古人为主将,但是千夫长之下,所有的汉人百夫长全被降为副职,正职则由军中的畏兀儿人顶替。

由此,这支城防军轻松地便成为一支以畏兀儿人将领为主的军队。

有数个汉人将领带头表示不服,被直接斩杀之后,便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大都城中,开始恢复了一些欢乐的气息。

不过快乐只属于畏兀儿人,绝大多数的汉人,只能道路以目,敢怒却不敢言。

粮价虽然依旧高企,但是涨势到底被控制住。

如此也好……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一天少吃一点,只要不会立即饿死,他们都愿意去承受这种煎熬。

这样的百姓无疑是朝廷最喜欢的良民,或者说,任何一个朝代的掌权者,都希望将自己的百姓培养成为这样的良民。

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定,个人生死荣辱都是小事,更何况只是饿几顿肚子?

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未来一定会是美好的!

统治者如此宣传,被统治者也只能这么相信。

要不然,又能如何呢?

自囚于府中的姚燧,被这样的思绪包裹了许多天之后,终于露出绝望的神色。

指望别人来拯救自己,却不愿意付出任何的代价。面对压迫却不愿奋起反抗,只求苟且,却将此当作可以夸耀的品德。自己的同胞,真的都是这样的人吗?

为什么我痴活了五十多载,却没有年不过二十的甄公子看得透彻?

或者真的便如甄公子所说的那样,世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觉得应该相信的事实,愿意等待以别人的牺牲换来改善命运的机会。

若只是普通的百姓选择这样的苟且,姚燧尚能理解。可是满朝的汉人文武大臣们,为啥到了现在,依然只会龟缩,不肯反抗?

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反抗成功的机会?

还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无条件的顺从?

或许,我与他们并没有两样?

我希望这个国家有一个能愿意接受汉人文化的明君,我希望朝廷可以平衡地过渡到我心目中的模样,我愿意为了这个天下百姓的安宁付出我的所有。

因为我曾经相信,这个开创了历史、应该伟大的王朝,不仅仅属于蒙古人,也应当属于千千万万的汉人!

终究,是我错了吗?

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惊叫与嘈杂的叫喊声。

最新小说: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