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间,车厢里的光彩几乎晃了众人的眼。
只见叠得整整齐齐的绸缎从车厢顶堆到车底,各色锦缎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角落里摆着鎏金的酒壶、錾花的银碗,连装着蜜饯的瓷罐都是带了青花纹路的官窑器。
扶余孝凑过去摸了摸绸缎,手指刚触到布料就忍不住惊呼:“这料子也太滑溜了!咱家可好多年没用过这么上好的绸缎做衣裳了。”
扶余演和扶余隆也围了上来,目光在那些金银器上转着,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恩氏快步走到马车旁,伸手拂过一匹云锦,指尖传来的细腻触感让她眼眶一热,转头看向扶余雪,声音里带着哽咽。
“女儿,你怎么带回来这么多贵重东西?这白皮锦、官窑瓷,在洛阳城里有钱都难买到,太让你和贤婿破费了!”
扶余雪笑着挽住母亲的胳膊,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娘,这还是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自然要把最好的东西带给你和兄长们。”
“有了这些绸缎,你和嫂嫂们能做新衣裳;这些银器摆在家里,日常用着也方便。等会嫂嫂们到了,分些绸缎和金银器给她们,大伙一起高兴高兴。”
“好好好!女儿你真是越来越懂事了。”恩氏抹了把眼角的泪水。
“只要娘和和兄嫂们高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扶余雪微微一笑。
恩氏泪眼含笑地点了点头:“有你这份心,娘就算是现在闭眼,也知足了!”
扶余孝在一旁笑着插话:“娘,不许你说丧气话,现在你身体好了,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福享!”
扶余演难掩高兴地笑着说道:“往后娘无病无灾,咱们全家岁岁团圆。”
扶余隆听了这话,都跟着笑了起来,庭院里的气氛越发热闹,连空气中都飘着欢喜的味道。
扶余演搓着手,憨笑着说道:“嫂嫂和孩子们瞧见了这些好东西,保准也跟着高兴!”
侍女青黛抱着小芷灵站在一旁,看到这一幕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扶余泰小跑进院子说道:“娘,嫂嫂、弟妹和孩子们都来了。”
紧接着,扶余雪便瞧见院门口涌进来一群人。
只见六位嫂嫂身着素雅衣裙,手里或牵着、或抱着,身后还跟着七八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满院子的欢声笑语瞬间又浓了几分。
她们脸上的笑意都快溢出来,显然是已经听说了婆婆大病得愈的好消息,脚步都带着轻快。
“天呐!娘都能下地走动了!”走在最前的大嫂福当氏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激动。
(值得一提的是‘福当氏族’是百济国的贵族。)
(在百济灭国后,部分‘福当氏’迁入中原,融入汉族,把复姓简化改为了福姓。)
其余几位嫂嫂也跟着围上来,连连惊呼:“看到娘没事了,真的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