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帮村里,也只是帮孩子们,看到村里的小孩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她实在不忍心,达则兼济天下嘛,更何况是同血脉的人。
学堂中午吃饭时,有些孩子会把饭菜带回家一起吃,夏暖暖曾抓到过林国勇家的三丫,她连吃带拿,装了一油纸袋的八宝饭出院门。
虽然大家生活不易,但这规矩不能破,夏暖暖不能白白养着全村,于是立下规定:孩子们只能在学校吃,不能带回家,如果再被发现偷拿,就会取消午饭资格。
古今的孩子对老师大概都是如此吧。
这也是夏暖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原因,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娃娃们,她很难心情不好。
夏暖暖最近从小镇上买了五只小羊回来,养在后厨边的羊圈里,她打算让孩子们负责割草喂羊,顺便用水果零食奖励他们。
其实,她的三头牛也是由孩子们放牧喂养的,夏暖暖认为,直接送东西容易宠坏人,但通过劳动换取食物却能培养责任感。
等这些羊长大后,还能宰了给孩子们加餐,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为什么不养猪,原因很简单:大庆的人普遍不喜欢猪肉,甚至觉得吃猪肉会生病,更偏爱牛羊肉。
而牛作为农耕的重要工具,其肉自然不能随便食用,所以只剩下羊肉成了最佳选择,夏暖暖也不想逆潮流而行,况且她自己也逐渐适应了大庆的生活方式。
尽管蒸菜、煮菜不如炒菜美味,但至少健康营养。
夏暖暖创办的族学并不像普通学校那样整天上课,早上是文化课,下午则是体育和劳动课。
她特意从现代学到一套军体操教给孩子们,但更多时候还是安排他们做一些实际劳动,比如打扫卫生、拔草或捉虫。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他们接触生活技能,毕竟,乡下的孩子可不像现代社会的孩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随着天气转凉,夏暖暖注意到天空异常美丽,这让她隐隐感到不安,这种景象很可能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
她查阅过资料,知道贞观三年秋天,大庆多地会发生水灾,但她无能为力改变历史,幸运的是,鄮县一带并未在受灾范围内,这让夏暖暖稍微安心了些。
晚上,薏儿依偎在夏暖暖怀里听睡前故事,这对母女每天都会进行这个仪式,薏儿对故事中的王子、公主以及异国他乡很好奇,总爱问各种问题。
夏暖暖发现,女儿的语言能力飞速提升,已经变成一个小话痨。
不仅如此,薏儿似乎渐渐忘记了过去的伤痛,开始表现出一些逆反行为,不再一味讨好母亲,夏暖暖知道这是成长的标志,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倍感欣慰。
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夏暖暖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明天只是普通的雨天,而不是可怕的台风。
或许在那个小家伙的记忆里,她早已成了真正的母亲,毕竟才四岁啊,孩子的记忆总是像沙漏里的细沙,一边积累新的,一边悄然流失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