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賣bp機!”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中關村第一人陳春先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員紛紛下海創辦科技企業以來,中關村逐漸興旺起來,形成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誕生了上千家高科技企業。
不過這其中多數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幹的都是倒買倒賣的生意。
“bp機?你懂嗎?”
做生意做生不如做熟,陶玉書聽了大哥的想法,第一反應是反對。
“我懂不懂不重要,我能進到貨,也有人來買貨,這不就成了嘛。
一台bp機進價2500,我賣3000,轉手就賺500元!
漢顯的,今年剛研究出來,根本不愁賣……”
半年前,山東浪潮公司和摩托羅拉聯合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漢字顯示尋呼機,並且編製了“中國統一號碼”一“傳呼通信用漢字信息表示及其編碼字符集”。
摩托羅拉、鬆下等企業均采用該標準生產漢顯傳呼機,陸續推向了市場,廣受歡迎。
燕京從85年開通了126尋呼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有超過3萬名bp機用戶,並且每年還在以成倍的數字在增長。
陶玉成說起自己的生意經洋洋得意,燕京現在每年能賣出上萬部bp機,他心中認定這門生意大有可為。如今的國內還是典型的賣方市場,他這麽想確實沒毛病。
那些下海經商的人,有些人想法比陶玉成還簡單,不耽誤賺大錢。
隻不過很多人憑著運氣和時代賺的錢,早晚會虧回去。
“大哥,bp機算是個人通訊時代的過渡產品,你賣賣大哥大其實也不錯。”林朝陽提醒道。“大哥大太貴了,哪有bp機用的人多啊!而且賣那玩意還得在電信有關係。”陶玉成說。林朝陽見他表情興衝衝的,大嫂趙麗似乎也認可他的想法,便沒有再說什麽。
反正都是賣通訊設備,以後bp機生意不好了,賣手機也不遲。
大舅哥就是條鹹魚,開店還不見得能熬到bp機生意下滑的那一天呢。
晚飯過後,陶父問林朝陽,“朝陽,最近學校的人聯係你沒有?”
“聯係我?沒有啊,有什麽事?”
陶父遲疑了一下,“也沒什麽。”
見陶父打了個啞謎,沒有說的意思,林朝陽也沒追問,心想學校那邊真要是有事,也不需要嶽父傳話,又不是聯係不到他。
大年初一這天,陶玉書接到了伍美珍從香江打來的電話。
一是為拜年,二是向陶玉書通報一個好消息。
2月1日,也就是臘月二十八那天晚上,星空衛視的《亞洲偶像》決賽播出,節目播出以來人氣最高的選手鄭伊健不出意外的獲得了冠軍。
當天晚上,《亞洲偶像》以52點的超高收視率雄踞收視冠軍寶座,創下了香江電視史上史無前例的記錄。
最近四五年來,因為市民階層娛樂方式的不斷更新換代,電視開機率和收視率持續下降。
八十年代初無線電視台的大熱電視劇收視率動輒破60點,到了這幾年,收視率破50點的電視劇都已經很少出現了,更別提是破50點的綜藝節目。
《亞洲偶像》取得的超高收視率,讓整個香江電視行業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