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以林昊的立场,也不愿意看到回鹘和吐蕃和睦相处,只有他们打起来,他才能为郭昕和杨袭古找到机会。
而林昊的目的,主要是延缓对方攻打吐蕃的时候,连累到西州的局势。
让郭昕和杨袭古他们,能坚持到自己从长安返回西域。
接下来,有了猎鹰的指路,林昊这支骑兵队伍,轻松的避开吐蕃的巡逻骑兵。
再绕过罗布泊边缘抵达瓜州,然后沿着祁连山山脚途经肃州、甘州抵达凉州。
而在凉州的时候,林昊让骑兵队伍在城外隐蔽,而他自己则混进了凉州城。
进去除了补给生活物资,同时也为了打探一下凉州的军情,为后续攻打凉州做好情报工作。
而在打探消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吐蕃贵人都邀请了一位名叫法界的僧人,为他们讲经。
如果说法界这个名字不熟悉,那换个国人熟悉的名字,就瞬间知道他是谁了。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其实就是这位,此时法号仍叫法界的僧人。
没错,西游记确有其事,但去取经的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比如唐三藏,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尊称。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十七年间,他行程五万里,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带回大量佛经。玄奘法师的事迹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详细记载。
清代学者张澍在《安西县志》中记载,唐三藏曾路过瓜州,并留下遗迹。
而孙悟空的原型,则是这位俗名车奉朝的人,是京兆郡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人,祖上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贵族,天资聪颖,喜欢汉籍典章。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罽宾(阿富汗北部的帕尔万省)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意愿归附。
750年,罽宾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愿归附唐朝,唐玄宗于751年派中使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西域。
车奉朝以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身份随行,留学佛门经历753年使团,抵达罽宾东都城犍陀罗国(白沙瓦一带)。
757年车奉朝因患重病不能随团返中原,便留居犍陀罗养病,并在病中发愿病愈后愿落发为僧,后拜当地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出家为僧,法号达摩驮都,翻译成汉语就叫法界。
这位三藏法师,跟唐三藏没有一毛钱关系,车奉朝在罽宾拜的三藏法师,是当地高僧舍利越摩,而唐三藏是玄奘的尊称。
只是因为车奉朝跟唐三藏的经历非常相似,在被写成西游记的时候,此三藏就代替了彼三藏。
车奉朝学成归国,译经几年后,车奉朝思乡,向师父提出返唐请求,舍利越摩赠与他梵文佛经及佛舍利等圣物。
他取来时的道路返回,途中在疏勒、于阗、龟兹等地停留,并在龟兹莲花寺与其他僧人,共同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十地经》《十力经》《回向轮经》等佛经。
车奉朝在龟兹生活30余年,后于贞元六年(790年)也就是今年回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