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闻言,缓步走下御阶,站在林昊面前说道:
“那等到他日,你平定西域,训练出一支强军,我让你带着大军回长安助朕,你会听朕的话吗?”
德宗说完,死死的盯着林昊的脸,想要看一看林昊的真实想法。
“陛下但凡有所差遣,臣绝无二话,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林昊抬头看着德宗,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德宗说着,眼中带着兴奋说道:
“那朕就重设西域大都督府,授予你西域大都督之职,统辖整个西域地区军政事务,安西和北庭二府的行动,皆受你大都督府辖制。
“臣!林昊!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林昊重重叩首。
有了这西域大都督的头衔,他名义上就是整个西域的最高长官,已拥有节制郭昕、杨袭古,总揽西域军政民务的权力,大义名分已然在手!
······
长安西市,喧闹鼎沸,卢十四、郭元正、及西州老兵陆文彬三人,穿着新戎服,面容虽复年轻,但眼神却依旧带着边地风霜,他们面前是几口沉重木箱。
“宣威军~,氂牛城~!”
卢十四喃喃,颤抖着手打开包袱,三百七十八封泛黄家书,坊市名多改,人海茫茫,却是无从下手。
郭元正与十名玄戈营老兵守着龟兹家书箱,面色凝重,陆文彬对着西州军家书,眉头紧锁。
他们今天已经送过数十封书信,但只有少部分送到了,其他的连人都没有找到。
而这时候,林昊身影出现在了几人面前,见他们愁眉苦脸,于是疑惑的问道:
“怎么啦,遇到难处了?”
三人忙行礼,卢十四涩声道:“大人,长安太大,许多地址早已物是人非~!”
林昊点头,心中早有预料,卢十四送家书回长安,林昊觉得应该是引用了汉代的《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典故。
公元74年,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
次年,北匈奴单于派两万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驻扎了数百人的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
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十三位大汉士卒。
据说这十三位将士中也有一位承担着和他同样的任务,活到最后的那个汉朝老兵,用自己的余生一直在为战友们送家书,到此人的孙子辈时,757封信全部送到。
耿恭和这十三名将士是幸运的,因为那时候大汉依旧强大,他们依旧可以派遣大军前来解救他们、收复失地。
而郭昕和剧中的郭元正等人则是不幸的,因为那时候大唐依旧衰弱,根本没办法来援救他们了,在卢十四将钱送到龟兹城十八年后,整个西域最终陷落。
直到四十一年后,张议潮散尽家财,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的吐蕃,以归义军之名克复瓜、沙、凉等州郡,开拓疆土四千余里。
张议潮归义军起义成功后,派遣使者团向长安报捷,唐宣宗得知沙洲光复的喜讯后,君臣们非常高兴,在朝廷“百臂欢呼,扦舞称贺”,唐宣宗立刻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以表彰其忠勇。
随后,随着更多使者抵达长安,张议潮又先后被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金吾大将军等职。
大唐帝国的赞扬和褒奖,这使得张议潮的起义军更是军心大振。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后期对张议潮的归义军防范警惕,也是故事转向悲剧的开始。
书归正题,林昊见他们送信如此困难,自然没有枯坐等待,毕竟还等着他们跟自己一起回西域呢,于是给他们想了个办法。
“跟我来。”说着林昊就带三人,还有一众护卫至长安县衙,县令得李晟及兵部关照,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