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第一章:初识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文的老教师。他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眼神中总是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光芒。李文不仅在学术上颇有造诣,更以道德育人着称。他的学生们无一不敬重他,甚至许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时常回来看望他。
这一天,李文班上来了一个新学生——张浩。张浩是个问题学生,打架、逃课、顶撞老师,几乎是家常便饭。校长无奈之下,决定让李文来教导他,希望李文的道德育人思想能感化这个顽劣的孩子。
第二章:碰撞
张浩第一次见到李文时,满不在乎地站在教室门口,眼神中充满了挑衅。李文却微笑着请他进来,安排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第一堂课,李文并没有急于讲授知识,而是讲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从前有个商人,因为一次失误导致破产,但他没有逃避责任,而是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最终重新崛起。”李文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张浩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心想:“这种故事谁没听过?”
课后,李文叫住了张浩,温和地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张浩冷冷地回答:“无聊。”
李文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那我们来做个实验吧,看看诚信是否真的那么无聊。”
第三章:实验
李文给了张浩一个任务:每天记录自己做的三件好事,并在班会上分享。张浩虽然不情愿,但在李文的坚持下,勉强答应了。
第一天,张浩随便编了三件事应付了事。李文没有揭穿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第二天,张浩依旧如此。然而,到了第三天,张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扶了起来。老人感激地握住他的手,那一刻,张浩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晚上,张浩在日记中认真记录了这件事。班会上,他第一次真诚地分享了这段经历。李文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第四章: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浩渐渐发现,自己开始享受帮助别人的感觉。每次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露出感激的笑容,他的心中都会充满了满足感。
有一天,班上的同学小明因为家里突发变故,情绪低落,甚至有了辍学的念头。张浩主动找小明谈心,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还组织同学们一起帮助小明渡过难关。小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