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些学堂里边所学的许多知识,都与华夏的历史有着莫大的关系。
特别是殷商遗民与大明的百姓数千年前就是一家这样的宣传在这里到处都是。
而且,那些殷商遗民的部落部众,只要他们愿意来学习大明官话以及接受扫盲,官府会管他们的饭,甚至还会给予奖励。
这所带来的好处,直接就让那些原本对于大明百姓保持警惕的那些殷商遗民们渐渐地放下了戒备,开始与大明的百姓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
抛弃了过去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半游牧半耕作的生活模式。
甚至有一些小部落,现如今都自发地变成了金山城周边的一个个村落。
就像今日在这间快餐店内吃饭的人里边,也就有不少是那些殷商遗民。
他们的口音,也已经与那些大明子民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随着他们也开始穿上了大明的服饰,让人很难再将他们与大明子民区分开来。
所有人在这里一边吃一边聊,仿佛都在讲述着未来的美好与期望,这让朱老四相当的满意。
毕竟他也不乐意听那些老百姓吐槽金山城没意思,治安差,赚不到钱,想要回家乡。
那样的话,他可就真要好好地反思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
好在一切都向好,这让朱老四颇为开怀,食欲甚佳的他,又添了一回饭,这才满足地放下了碗筷。
而跟前的两个半大小子,吃的可一点也不比朱老四少。
至于老三,那胃就跟猫似的,嗯,毕竟年纪还小,可以理解。
父子几人一起离开了这间快餐店之后,行不多远,就看到了有一间蜀锦店,远处还有一家竹编制品店,重点是在这家竹编制品店的门口的大花盆里边,还种着一丛竹子。
这让朱老四不禁一乐,不真没有想到,这还是他第一回在这殷商大陆,瞧见竹子,重点是这家居然还是搞竹编制品的。
朱老四兴致勃勃地正要过去跟商家好好聊上一聊,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招呼声。
一扭头看去,就看到了徐老四徐增寿打马飞驰而来,赶到了近前之后小声了禀报道。
“殿下,京师有旨意传来,现在使节已经登岸,正朝金山城而来。”
在金山大港到金山城足有十多里地,为了便于一些重要事务的及时沟通。
所以两地之间,亦会使用信鸽,不然徐增寿也没有办法在那艘远洋船只抵达金山大港的第一时间就赶来寻找朱老四。
听闻这个消息,朱老四只能放下了去跟老板聊天的念头,翻身上马朝着那属于他的王宫飞驰而去。
刘公公缓缓地迈步踏上了码头,虽然码头是坚实的土地,可是他在船上颠簸久了。
来到了陆地上之后,一时之间,竟然有点站不稳当,摇摇晃晃半晌这才控制住那强烈的晕眩感。
打起了精神,开始翻身上马,朝着那金山城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