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接待(1 / 3)

第195章接待

听到这话的津田静枝猛然看向顾砚声,拧着眉头问道:“一点都没增长”

“准确的说,还有点下降,下降的不多,但确实是下降。”

津田静枝沉默,盯着顾砚声,顿了顿说道:“这可真是让我意外,长谷先生对我非常的推崇你的能力,我本以为顾处长会给我个惊喜,但现在这个惊喜都变成惊吓了,你有什么解释”

“有解释。”顾砚声顿了下首,“沪西的产业主要以赌场烟馆妓院,以及一部分纺织运输工业为主。

在面对前段时间上海经济崩溃的情况下,沪西居民的消费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这就影响了赌场烟馆这些纯消费场所的税收进账。

而纺织工业的出货爆发期是冬季,也就是11月12月1月,我们的这次实验时间,刚好避开了高峰,纱价格已经从高处随着天气的转暖,日渐便宜,而且很难卖。

所以这些纺织业工厂的税收必然下降。

其他的几个行业随着季节性的调整,税收有增有减,区别不大。

另外还得加上这些时间重庆分子不断在上海制造摩擦,烧毁仓库,这些客观因素的加持下,所以沪西整体的税收确实有一些下降。”

“你说的这些因素,对别人就不存在么”津田静枝斥道:“如果遇到困难就解决不了,为什么要派你们去沪西”

“津田阁下,请允许我说完。”顾砚声不疾不徐道,“刚才我跟阁下您分析的是沪西的产业格局,其实也是我在沪西任职期间做的一次全面的摸排,想让沪西的经济进行持续的增长,立足点也该是我刚刚说的这些产业。

我和王局长在进行完摸排工作以后,大量走访了租界的商人,已经成功劝说到几位大商人来沪西开设工厂,预计,不少于九家。

其中纱厂就有三家,面粉厂两家,还有维修厂等等。

众所周知,纱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只不过现在因为战时,物品流通不善,才导致纱的供大于求。

一旦流通这个问题被解决,纱能够流通到所有日占区,那么带来的税收会是成倍增长。

沪西的工厂多了,效益好,市民的收入就增加,当地的消费被带动,运输,赌场,烟馆,妓院,这些消费通通会被带动,所有税收全部变好。

所以,津田阁下,我不认为我没完成,我和王局长都很努力,我们的成绩虽然现在不显,但是功在千秋。”

说的有理有据,津田静枝不生气了,只是皱着眉问,“那按你说的说法,你招来了这么多工厂,为什么税收没增加是因为新招来的,来不及开工”

“不全是。”顾砚声摇了下头,“工厂其实不是重点,他们开工的条件才是重点,不管是纱厂需要的纱,还是面粉厂需要的小麦,今年新上市都需要等夏天,而现在才四月。

我不知道津田阁下您知不知道,华中的物资分配去年就已经分完了,所以新开的这些厂根本没工可开。

也就不可能存在税收了。

等到今天的新货上市,只要拿到份额,这些厂的税收从秋天起就进入了爆发期,并且因为华中物资管制的因素,他们收来的是全年的库存所需,所以后续的税收都很稳定。

除了像纱这种偏季节性的产物,到了夏天,价格肯定下降,带动税收也会下降。”

商人倒是跟我建议过,希望我跟您要点便利,因为运输的水路管制多,能不能给他们开一些条子,方便他们把纱在高价的时候出给那些日占区的商人,让他们带出去卖。

这样他们冬天多卖一点,卖高价,这样我们的税收也多了,我觉得有道理。

而且可以增加一点的种植,满足日占区的需求,我们这里便宜了,成本就下来了,华中的纱如果能卖到其他区域,这税收可是我们自己的。

还有就是小麦的收购库存希望多一点份额给他们,保证他们有利可图。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