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欧眉头微蹙,认真衡量起来。
“可是……早点考上的话,我可能会很出名哦。人家会说六岁的孩子考上大学,肯定能上大新闻。”
李缘哈哈笑了,道:“如果六岁的孩子能金榜题名,那更是神童般的存在。以前科举老年代,三年一考,天下考上千千万,爬山涉水上京,只为能榜上有名,成为人上人。但能让朝廷看重的,顶多前面二十来名,尤其是前三名。”
“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对吧?”小欧好奇问。
李缘点头:“对,第一名就是状元。其实,前几名都是惊才绝艳的人,差距不会很大。能在芸芸众考生中脱颖而出,都是了不起的人。你背过的诗词歌赋都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佳作。以前的诗词歌赋那么多,唯有最佳的能流传得下来。同样的,上榜的进士那么多,唯有前三名最受人瞩目。道理便是如此。第一名总是最容易为人记住,第二尚且能记一记,而能记着第三的,数量明显偏少。”
“可我……我都能记得。”小欧有些底气不足。
李缘慈爱笑了笑,摇头。
“那是因为你聪明,记性好。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智力水平,记不了那么多,也记不好。倘若你想出名,想为人所津津乐道,那我建议你给足自己时间,明年一鸣惊人靠高分。那样的效果,远远比今年好。”
“真的吗?”小欧已经有些动摇。
李缘点点头:“你试想一下,五岁多的孩子考上大学和六岁的孩子考了全省第一名——哪个新闻标题更吸引人?哪个更让人震撼?”
“那肯定是第二个。”小欧道:“第一名嘛,肯定更受关注。”
李缘微笑反问:“那你为何选了另外一个?与其紧张赶进度,为何不争取准备充分,卯足劲儿争取金榜题名?”
“我……”小欧很是心动,“如果能考第一,我肯定想考第一呀。”
李缘赞许道:“你素来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备考,你应该手攀丹桂,一鸣惊人。”
“嗯嗯。”小欧确实很有信心,“这次期中考试,我在高二那边一定能进前十名。”
李缘低笑:“加以时日,你高三的时候应该能保持第一。京都第一中学的第一名,有很大的希望能成为状元郎。”
“那等期中考成绩出来后,我再考虑看看。”小欧道:“如果没能拔尖,我就明年再参加。”
“可以。”李缘道:“量力而行,看情形再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小欧嘻嘻笑了,问:“李爷爷,您是不是那种一辈子就只想干好一件事的人?做到极致那种?”
“算是。”李缘答:“我一辈子都从事文化工作,但学识如海洋般浩瀚无边,根本做不到极致或拔尖。唯有孜孜以求,兢兢业业,一点一滴干下去。”
小欧双眼发亮,满脸都是崇拜。
“李爷爷,你当战地记者的时候能不能持枪呀?”
李缘哈哈笑了,低声:“你去问你爷爷,他肯给我持枪,我就能持枪。”
“我是问当年。”小欧摇头:“不是现在。”
李缘答:“就是当年。”
“好。”小欧道:“那我下次一定要问问爷爷。”
李缘温声:“其实,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有些事要坚持做,才能渐渐看到成效。不必急,也不必焦虑,很多事是需要慢慢干,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享受最终的成就感。”
“我懂了。”小欧乖巧道。
这时,小刘将车开过来,平稳停在心园门口。
他下车打招呼,敬礼。
李缘微笑颔首,打开门。
“早上好。小刘,小心开车啊。”
小欧迅速爬上去。
小刘关上门,再次敬礼。
“是!”
李缘目送车子远去,才踱步进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