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朕今日读史,见北齐史中,神武帝曾对鲜卑人言:汉人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凌之?
神武帝又对汉人言: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
“今我大辽与南朝之关系,岂非如当年神武帝所言之鲜卑与汉人之间的关系?”
赵孝俨楞了一下,然后伏拜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现在的国际局势,在辽国眼中,可不就是这样的吗?
大辽有铁骑数十万,军势天下第一,但苦于府库匮乏,国用紧张,于是,长期明珠蒙尘,壮士无用武之地。
而南朝富裕,商货天下第一,但军事不振,战力孱弱,连党项人都打不过!
甚至还曾被交趾人攻破过大州州城!
汉唐以来,未有如此之羞!
但,自大安以来,宋辽开始接近,宋借辽威,慑服党项、吐蕃、交趾及南洋诸国,辽借宋财,伐高丽、征日本、服阻卜、女直、威渤海,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于是,双赢!
双方都在这种合作关系中,赚的盆满钵满。
天下,于是任由宋辽宰割!
去年,南朝调停高丽战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是……
赵孝俨看着耶律洪基,不太明白,耶律洪基为什么要提起这个事情。
便只听着耶律洪基道:“然而,北齐之事,青史有录,历历在目!”
“神武帝后,鲜卑与汉,渐渐疏离,彼此不和,甚至兵戎相见,互相斗争……以至为周人渔翁得利……”
“朕,亦忧心于此啊!”
他是真的担心,自己死后,阿果(耶律延禧)玩不过南朝的小皇帝。
尤其是,宋辽交子贸易,肉眼可见的,将越发兴盛、壮大。
这让耶律洪基内心,隐隐不安。
尽管,他也不清楚,不安来自那里?
但是,作为君主,只要怀疑有危险,就会本能的警惕起来。
也就是,他实在舍不得交子的好处,更离不开南朝的商货。
不然,他定会要限制、减少贸易。
此,君王的天性——对于可能威胁统治的东西,宁可错杀三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说着,耶律洪基就看向赵孝俨,问道:“学士,学贯古今,是国家儒臣,熟知历史,不知可有能教朕者?”
赵孝俨听完,想了想,然后拜道:“回禀陛下,臣有一计,可为陛下解忧……”
“哦……”耶律洪基站起身来,拱手问道:“请学士赐教!”
“不敢!”赵孝俨屈身一拜,然后向耶律洪基献出一计。
耶律洪基听着,目光灼灼,若有所思。
此策,倒是不错!
就是……
万一,那南朝当真了,怎么办?
当赵孝俨听完耶律洪基的担忧后,赵孝俨就笑道:“陛下,何忧于此?”
“到时候,陛下完全可以矢口否认有此事,将之全数推给耶律琚,就说是小臣误解圣意……”
“这样啊……”
“也罢!”耶律洪基下定决心:“就依学士之策施行吧!”
大不了,把罪名都给耶律琚。
了不起,将来耶律琚若身死于此,给他追赠一个大点的头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