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186章 尚有余温

第186章 尚有余温(1 / 5)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诗词,将时间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更是对贵族门阀湮没于历史长河、人生充满莫测未知的感慨唏嘘。

但其实它的首联、也就是前两句所提及的事物,同样赫赫有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金陵城和乌衣巷是分不开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同一时期、由同一个人所创立的——

孙权。

公元229年,也就是汉末三国时代的东吴黄龙元年,孙权在秣陵称帝,将其改名为建业。这是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六朝古都自此始。

而当时负责保卫建业的京城军队,就驻守在乌衣巷,那个时候还叫乌衣营。

150年后,乌衣巷已经成为了东晋权臣和顶级门阀的居住地。这里住的全是豪门望族,门庭若市,冠盖云集,子弟皆以着乌衣为荣,用来彰显自身地位的尊贵。

该小区住户中,政治成就最高的是王导和谢安。

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时人皆言“王与马,共天下”,一叶知秋,足见其权势滔天。

谢安稍逊一筹,也就坐镇谋划、派侄子谢玄打了一场淝水之战,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前秦雄主苻坚钉在耻辱柱上,让人唠了上千年。

至于住在这个东晋版汤臣一品小区的文化领域工作者,那就多了去了。

流觞曲水、入木三分,写出《兰亭序帖》的王羲之;中国山水派诗词的鼻祖谢灵运;李白的偶像、让他“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朓;“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谢道韫,王献之、王凝之等等等等,没有一个是庸碌无名之辈。

他们不仅活着的时候有权有势、钟鸣鼎食、富贵无忧,死后照样也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写着写着眼睛怎么突然红了)

到了今日的李唐,乌衣巷依然是唐国权贵聚集地和金陵城防军大营所在。

三万乌衣军,尽数驻扎在此。

乌衣巷也注定将会再次名垂青史,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

夜深如墨,营寨内灯火通明。

太子李岐亲自带着一队人来到了乌衣巷,坐堂升帐,擂鼓聚将,将乌衣军的各个主要将领全部召集过来。

“本宫刚刚收到紧急消息,楚王李炯欲效仿罪臣李游,率家奴庄客攻击皇宫!本宫特来调兵勤王保驾,速速点齐兵将,各自把守四面城门,随本宫进宫护驾!”

李岐话说完后,用锐利的眼神向着一脸懵逼的五名将领,和善的发出疑问:谁赞成?谁反对?

曹嘉就站在李岐身边,大帐内全是东宫死士,个个单手握刀,另一只手手指微微曲动,随时都准备着抽刀动手。

其中一名将领狐疑的望着李岐,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殿下,您应该知道,没有尚书省的文书和陛下亲随携谕同至,无论是谁,一兵一卒也不得调动……”

李岐抬眼看向这名将领,皱眉道:“确实如此,可刚才本宫也说了,李炯反叛,皇宫很有可能已经被他控制,事态紧急,本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