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得太明白反而不美。”
父女二人在月下漫步,李仪忽然问道:
“父亲,您诸葛丞相会明白朝廷的用意吗?”
李翊停下脚步,凝视着女儿:
“以孔明之智,必然明白。”
“但他更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
“为臣之道,既要尽忠职守,也要懂得明哲保身。”
“老夫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他若想在朝中更进一步,就得明白这个道理。”
李仪暗想,如今诸葛亮已经是内阁首相了。
他还要如何更进一步呢?
父亲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那……张郃将军若是与诸葛丞相处不好,耽误了伐蜀大业,又当如何?”李仪追问。
李翊意味深长地:
“这就是为什么为父还要举荐夏侯霸为副将。”
“有他在中间斡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在两个威望极高的老将中,安排一个降将进去。
但夏侯霸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降将。
因为他是曹魏的宗室,在曹魏那边身份地位是比较高的。
此前在关中立了功,诸葛亮便顺势将他举荐给了刘备。
而不出意外,刘备也是予以了夏侯霸极其优渥的待遇。
至于他配不配上,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魏国里那些魏国官员们知道。
只要你投降朕,保证你是荣华富贵,金票大大滴。
所以夏侯霸很快跻身到了齐汉军事高层。
而代价,当然是要他当灭魏的带路党,同时负责招募魏国官员将领了。
这就是政治。
次日早朝,果然如李翊所料。
当他提出以张郃为主帅、夏侯霸为副将兼监军的议案时,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
崔亮率先反对:
“张郃虽勇,但性情骄纵,恐难与诸葛丞相和睦共事。伐蜀大业,岂能儿戏?”
张郃本人更是大为不满:
“末将征战多年,何曾需要他人节制?”
“李相此举,莫非是信不过末将?”
很少有让人担任副将的同时,还兼领监军的。
夏侯霸担任了监军,那张郃就得受他节制。
这令打了一辈子仗的张郃,当然感到不满。
李翊从容应对道:
“正因为张郃将军勇冠三军,才更需要夏侯霸这样熟知蜀地情势的副将辅佐。”
“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张将军以为然否?”
张郃一时语塞。
这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夏侯霸主动出列:
“末将愿听从张将军调遣,绝无二心!”
这番表态,让原本准备看热闹的众臣都愣住了。
退朝后,刘备单独召见李翊。
“……子玉,今日朝堂之上,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刘备似笑非笑,“想不到夏侯霸竟会主动表态支持。”
李翊躬身道,“夏侯霸是聪明人,自然明白陛下的用心。”
刘备点头:
“这件事你办得很好。”
“不过……朕听昨日奉先去过你府上?”
“奉先将军确实来过,与臣商议伐蜀人选。”
李翊坦然道。
“哦?”刘备挑眉,“那他可有什么高见?”
李翊如实回禀:
“奉先将军起初不解陛下增兵的用意,后来经过……经过分析,方才明白这是为了相互制衡。”
他隐去了女儿参与讨论的细节。
刘备大笑:
“这个吕奉先,还是这般直性子!”
“不过他能明白朕的用心,倒也难得。”
从皇宫出来,李翊在回府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安排。
他知道,举荐张郃和夏侯霸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两人能够默契配合。
伐蜀之后,如何分配战功,安定蜀地。
才是真正的挑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