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闻言,心中震撼。
这番话分析透彻,将蜀中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他躬身一礼:
“公子高见,叡拜服。”
“不愧是李相爷之子。”
然而话一出口,曹叡忽然意识到什么。
他抬头看向李治:
“公子既早知刘永谋反,为何……”
李治会意,接口道:“
某月前便已到成都。”
于是曹叡更加疑惑,又问道:
“既然公子早就到成都了,为何迟迟不动手?”
“非要等到刘永起兵造反?”
李治目光深邃:
“此前并无明确证据证明刘永谋反。”
“如今他起兵造反是事实,擒之有名矣。”
曹叡心中一震。
他暗想,刘永在成都种种僭越妄为,与谋反何异?
李治却此前并不能直接证明刘永谋反。
甚至要坚持等到刘永真正起兵后才动手。
何也?
曹叡只微一沉吟,便反应了过来。
李治,这分明是要断绝刘永的所有退路!
看着李治平静的面容,曹叡忽然感到一阵寒意。
这位看似文弱的公子,心机之深,手段之狠,实在令人心惊。
李治似乎看穿了曹叡的心思,淡淡道:
“骠骑将军,此前刘永封你为骠骑将军。”
“此虽有僭越嫌疑,但朝廷还是同意了。”
曹叡不知李治为何突然提起此事,只得应道:
“是,是。”
李治继续道:
“某知蜀中仍有不少人心向魏室。”
“曹骠骑是否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助某收服魏国老臣?”
“如此可使擒拿刘永之事更加顺利。”
“若成,朝廷必不会亏待骠骑将军。”
曹叡心中念头急转。
李治这是要利用他在魏国旧臣中的影响力,来瓦解刘永的势力。
他虽然不愿再卷入这些争斗,但如今形势比人强,他别无选择。
“叡愿效犬马之劳。”
曹叡躬身道。
李治大喜:
“好!有骠骑将军相助,大事可成!”
当晚,曹叡被安排在营地休息。
程武来到他的帐篷,低声道:
“大王,这李治他……”
曹叡摆手制止他,示意他坐下:
“程卿,你都看出来了吧?”
程武点头,皱起眉头,沉声道:
“李治专门等刘永完全起兵之后才动手,这样一来刘永的罪名可就大了。”
“看来李家……也有自己的心思。”
此前刘永在成都种种僭越之举,虽然放肆。
但考虑到其毕竟灭魏有功。
同时又是老皇帝的儿子,以刘备晚年愈发感性重视亲情的性格来。
其必不会对刘永严加惩处。
但如今刘永是真的直接起兵谋反了,那这样一来。
刘永的罪名可就大了,即便是刘备也不好保他了。
曹叡再一联想。
早在梓潼之时,诸葛亮就拉偏架。
还让魏延带兵到梓潼去当搅屎棍。
偏偏就是一直没有动作。
既不出兵对付刘永,也不收回他的兵权。
朝廷方面,更是没有明确表示让刘永返京,亦或者是回返自家封地。
就好像是背后有一双大手,一直操纵布置着这一切。
一边刺激刘永谋反,一边又放宽对他的管束。
让他觉得中央对蜀地的掌控力在减弱。
使得其更加有信心在蜀地割据。
而到底是谁要这样安排,其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