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朕意!无人在意!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朕意!无人在意!(3 / 4)

朱允熥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满意之色,未再多言。

随后,他又与众政务大臣商议了关于紧急拨付赈灾银粮的事情。

需给河南,山东等地下拨多少救灾的钱财,筹措多少粮食运往灾区、又该从何地调拨、由何人统筹、沿途如何保障等等,逐一议定妥当。

待诸事皆有了眉目,便宣布退朝。

几天后,朱允熥自金陵登船,渡长江而北向。

北巡正式启程!

船行江上,朱允熥立于甲板,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江面之上,赫然围起了一圈“围桩”。

那正是大明科学院率领工匠,正在兴建第一座长江大桥。

在当下这个时代,要建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横跨滔滔长江,听起来几乎如同天方夜谭,匪夷所思。

但在朱允熥眼中,这不过是一道早晚要跨过去的关口。

大明如今已经有了产能颇高的高质量钢材,有蒸汽机可供抽水,水泥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水平不断提高,稳定建造一定结构强度的建筑物不成问题,那么,为何不可一试呢?

即便前路艰难,哪怕耗资巨大、工期漫长,也必须迈出第一步。

技术本就是在不断试错中精进的。

无非是不将长江大桥视作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工程,而是将它当一项意义深远的科研突破去做!

经验,总要从零积累。

难题,遇上了再一一化解。

若始终裹足不前,又何谈进步?

正是怀抱着这样的理念与决心,朱允熥毅然拍板。

长江大桥,开工兴建!

他将前世在科普纪录片中看到的一些桥梁构造原理与施工方案,简明扼要地转述给主持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参考。

至于如何转化为现实、怎样克服江流湍急与地质复杂等重重难题,那便是他们需要去钻研攻克的关隘了。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施工初期困难重重,但工程队竟真将第一道围桩成功立起,还将桩内江水彻底抽干,稳住了施工平台。

这标志着他们已在筑桥之路上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或许,再过几年,他们真的就能在这滚滚大江之上,建起一座雄伟的长江大桥。

朱允熥并不觉得遥不可及。

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上,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有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落成。

但放眼世界,就不一样了。

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兴建年代远比后世长江桥更早。

早了整不止八十几年。

而在中国近代,早在张之洞主政两湖之时,便已有建设长江大桥的设想。

张氏亦曾亲自筹划建桥的事宜。

当然,那时要建桥,还是要倚赖洋人。

但只要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拖到五十年之后才建,是由于清朝腐败无能,以及后来华夏陷入军阀混战,倭寇侵华等种种困境的原因。

如果当时有一个统一强大的华夏,长江大桥的出现,就将提前五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

如今的大明,无疑是强大,能投入大量的金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建起长江大桥,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也不必再依靠洋人,而是由大明独自完成。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