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其国际影响力与往昔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明理应从中汲取深刻教训。
不能仅仅顾及自身的利益,或仅仅满足于与当地统治者达成官方协议。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重与民间百姓建立友好而深厚的关系。
唯有如此,即便这些国家未来发生改朝换代时,大明的核心利益依然能够得到坚实的保障,不受外部政权更迭的影响。
而且,许多商业活动并非仅仅依靠与官方的良好关系就能顺利推行。
民间百姓的观感与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消费倾向。
如果百姓普遍认为大明是友善之邦,是自己的亲密伙伴,代表着先进与文明的潮流,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倾向于购买大明的商品,甚至主动支持大明的商业活动。
反之,若民间充斥着负面情绪,则会有很多人自发抵制大明的商品,使商业活动举步维艰。
同样,大明的商贾前往异国他乡开展贸易,此道理亦然。
若是受到民间百姓的普遍反对,即使拥有官方特权,也是很难推广商贸的。
甚至连商人的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证。
虽说可以逼迫图兰帝国官府保护,但若百姓人人视大明如仇寇,那生意是没有办法做的。
强行做,也长久不了。
朱允熥对此洞察秋毫,极为重视。
老朱在别失八里驻扎期间,也一直在悉心观察与学习,同样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
至于帖木儿,他之所以如此积极配合大明,除了被大明的强大实力所震撼,不敢与之为敌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图兰帝国作为一个新生不久的帝国,其内部的聚合程度尚不高,民心凝聚力仍有待加强。
而大明在对自己进行美化宣传的同时,也附带着宣传了他这位大汗的英明神武。
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图兰帝国思想上的统一,进一步巩固了帖木儿的统治基础。
面对这种有利无害的局面,他自然是乐见其成,全力配合。
不过,帖木儿并未注意到,尽管大明的舆论宣传,给他也做了不少粉饰与美化,但在潜移默化中,大明始终与他个人做出了明确的区分。
换句话说,即使未来某一天,帖木儿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不再如现在这般崇高,甚至名声逐渐败坏,也绝不会影响到图兰百姓对大明的整体观感。
在大明宣传机构不懈的努力下,大明在图兰帝国百姓心中的印象,已然渐渐超越了任何个人!
大明那是人间的“理想国”,是“地上的天堂”!
这种民众中的普遍观感,即使图兰帝国改朝换代,也不会再轻易改变。
老朱率军抵达西境之后,便立即派出使臣,分别前往马穆鲁克帝国,以及鄂图曼帝国,也就是著名的奥斯曼帝国!
……
大明。
从金陵到黄泛区,不过千余里的路程。
自从水泥大道修建完备后,行程便变得极为迅捷。
仅仅数日的光景,朱允熥一行便已接近目的地。
这日午后,当朱允熥的马车在宽阔的御道上平稳行驶时,道路的另一侧,原本跪伏在地的百姓之中,却骤然跃出几道身影。他们高声疾呼:“冤枉啊!请陛下为草民作主!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