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天书奇谭》正式上映,迅速成为暑假儿童观众的首选。
这个暑假有两部儿童片隆重登场,分别是上影厂的《泉水叮咚》和上美影厂的《天书奇谭》。
前者集合了张瑞芳、牛犇以及被喜子夺了气运的童星方超。
但上映后明显不如有魏明原著和连环画打底,中英合拍两开花的《天书奇谭》轰动,两部片子投资规模也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过电影票的决定权在家长手上,而魏明的原著也终究比不过有《西游记》和《封神榜》等古典名著为依托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所以《天书奇谭》引起的轰动效应也略逊美影厂这两部前作。
而且这种片子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太多了,《天书奇谭》之后,美影厂的下一个电影项目是取材自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金猴降妖》,大概要三年后才能和观众见面。
显然,只靠一个美影厂的产能,中国儿童想要每年看一部动画大电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为了满足广大儿童群体,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儿影厂应运而生,这样每年都能有几部儿童电影作品。
在平安叔家蹭了顿饭,聊了聊老爷子和小姑的事,之后魏明回到华侨公寓,给龚樰打了个电话。
她告诉魏明:“阿莹去游泳了。”
魏明:“嗯,好,我带上喜子,明天机场见。”
在北影厂的时候人太多,不方便说话,明天有龚莹在,估计也不太方便,所以两人现在敞开了聊,聊得很深。
直到龚莹从泳池出来,魏红也洗完了澡才挂。
可惜了,没有龚莹在的话,今晚高低得把两个姐姐摞一起。
接下来又要三地分居了,还不知道下一次三人团圆是什么时候。
~
在香港,经过林妮和魏翎翎的劝说,周妈妈总算同意,让女儿成立一家公司,有限度地进行歌唱事业,而且还要视学习成绩进行调控,如果成绩下降严重,就甭想唱歌了。
林妮积极参与讨论:“公司的名字该叫什么呢,明敏怎么样?”
又有阿明,又有阿敏。
周惠敏忙摇头,这个名字让她感觉像是张明敏大哥的公司。
魏翎翎:“不如叫明周好了。”
周妈妈:“不怕金庸告你啊。”
《明报周刊》的简称就是明周。
最后周惠敏觉得《虫儿飞》的粤语版“一对对”就很不错,这三个字可以用来作为公司名,有点俏皮,而且很有意义,自己和阿明成双成对。
不过“一对”和“一对对”显然是有区别的,阿明阿敏是一对,小魏雪姐又一对,魏明霖姐第三对,这才叫一对对嘛。
~
次日,魏明一行人去了机场,魏红则去了火车站。
中午飞机到了魔都,龚樰龚莹回家看爸妈,顺便说一下买房的事,魏明早就帮他们看好了,这个时候买基本就是拎包入住。
魏明带着小助理魏喜来到了美影厂~~
(今日保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