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三的良品率会从70%爬坡到85%。
最后到了阶段四,也就是成熟阶段,工艺已经趋于成熟,晶圆厂开始只生产不研发,技术都会投入到下一代制程去。
陈志明也好,又或者是东亚地区其他半导体从业人士也好,大家以为华国的7n制程晶圆厂还处于阶段二,只是能生产。
无论是良品率和稳定性都没有办法保证。
现在这么看来,好像事情不是这样一回事啊。
视频对面的林文杰身体往后靠,盯着屏幕幽幽道:“不,不是釜底抽薪,是顺应潮流。
就像台积电过去对华为断供一样,我们只是在顺应潮流。”
陈志明听完之后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在言语之间获得更多的情报:“文杰兄,我们理解你们对供应链韧性的关注。
但你必须承认,良率、技术生态、交付稳定性和成本,现在没有一家大陆的本土晶圆厂能与我们相提并论。
这四成的订单转过去,你敢保证你们新一代ai芯片的良率不会暴跌吗?”
他需要验证。
验证自己的判断,华国的7n晶圆厂到底有几座,以及到底是阶段二还是阶段三。
总不可能是阶段四吧?陈志明内心有一个危险的想法。
其实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猜测,就是阶段四。
很简单,因为在华国的半导体版图里,林文杰所在的企业规模不、背后的资本来头很大,但不重要,对整个华国而言不重要。
类似的公司太多了,华国在养蛊,只要有一家能跑出来就行,至于跑出来的是谁?华国不关心。
在除华国大陆外的东亚半导体从业人士看来,华国半导体最重要的是华为、中芯国际,以及挂上林燃名头的摩尔线程。
如果连林文杰所在公司都能分配到台积电百分之六十四十订单的产能,这意味着华国的7n产能足够充沛。
充沛到,大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半导体公司都能雨露均沾。
林文杰叹了口气,语气软化了一些,带着些许对老朋友的歉意:“我当然不敢保证。
我甚至知道,这批转过去的订单,初期会带来至少15%的良率损失,而且成本短期内不会比你们更有优势。
但志明兄,你必须站在我的角度看问题。”
他摊开双手,强调道:“对我们h公司而言,最大的风险不再是芯片良率,而是断供。
如果有一天,外部的锁链收紧,我们所有的产品线都将被卡死,就像摩尔线程曾经遭受的那样,s90本来可以生产,但突然一天,白宫官方网站的一则更新,就让他们斥巨资设计的s90付之一炬。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不是我们能接受的。
在这个本土7n晶圆厂已经投产的今天,更是如此。
现在,华国本土的晶圆厂告诉我们,他们可以保证永不断供,哪怕良率低一点,哪怕价格高一点,他们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
你觉得,我的上司,董事会,我们的股东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陈志明沉默了,林文杰了一大堆,他也都听到了,但他都没有在意,就好像这些压根不存在一样。
他脑海里只在回荡着一点:初期会带来至少15%的良率损失。
这句话就像是咒语,一下就把他悬着的心给击。
就是阶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