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隆暗自吐槽,随后继续翻看,然后就见到了他这一脉先投靠袁绍、再投靠曹操,然后投靠司马家,在晋朝混了个聊城县令。
结果好景不长,五胡乱华的局面下,举家南逃襄阳,在山都县担任负责水利的水曹。
前秦南下后,本家又逃到长沙郡,在当地继续担任微末小吏。
繁衍几十年后,随着刘宋建立,得贵人门荫举荐而担任军主(编制二千人),随刘裕北征,事后在上洛郡(商洛)驻扎并繁衍。
后来北魏南下,吞并上洛郡,本家投入北魏,被迁徙到了关中。
再往后近二百年时间里,基本都在关中担任微末小吏,偶尔出个县令,却又因为分家而继续平淡。
待到贞观年间,随军西征后在凉州安家。
吐蕃入侵后,一路退往西边,在瓜州被俘为奴。
【江生兴业,兴业生步可,步可生继隆,继隆……】
小半个时辰过后,刘继隆算是看完了这本所谓的《汉梁孝王世家谱系》。
“真按照这上面这么说,某岂不是刘邦三十九代孙?”
刘继隆将文册放在了桌上,没有继续再丢到地上,而李商隐见状也颔首道:“确实如此。”
李商隐以为刘继隆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不曾想刘继隆摇头道:“可某未曾听闻家中阿耶或耶耶说过。”
“或许是……”李商隐还想继续说下去,刘继隆却摆手道:
“此事日后不必再说,你退下吧。”
李商隐见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无奈叹气作揖离去。
眼见他离去,刘继隆则是随手将这本所谓的《汉梁孝王世家谱系》丢到了书架一角,随后回到了榻上休息,脑中想着如何对付黠戛斯和郑畋的这十九万兵马。
接下来几日,他不是与李商隐出城查看西川的分地事宜,就是去看百姓的情况。
事实证明,随着都督府宣布取消所有杂税,改杂税并入田税,依田收税后,西川百姓的脸上肉眼可见的多出了笑容。
陇右南下的那六千多官吏,在经过近月的宣传和行动后,三川的百姓们也知道了重新登记造册关乎之后的分地政策,纷纷将自家隐匿的人口汇报出来。
那些世家豪强见到了刘继隆血腥镇压的手段,又看见刘继隆完全不需要他们帮忙治理三川后,当即也不敢隐匿人口,生怕被刘继隆找到把柄,趁机镇压。
在这样的环境下,哪怕许多逃入山林的百姓,也在平日的下山采买物资中了解到了都督府的政策,纷纷举家走出深山,返回了原籍。
六千六百名官吏在三川各地丈量土地,登籍造册人口,百姓也踊跃帮忙。
分到土地的百姓,激动的跪在自家田地里,抓着土就放到了嘴里,一脸享受。
这些昔日世家豪强和宦官军将的土地,此刻都成了他们赖以传家生活的土地。
如果说此刻谁最怕朝廷打回来,那一定不是陇右的将士,而是分到土地的百姓。
春耕过后,不少胆大的百姓,甚至自己撑船去到长江(岷江)南岸,为陇右军打探西川军的消息。
正因如此,在临行之前,刘继隆便知道了高骈麾下三川各军的旌旗中,多了面“渤海”的旌旗。
“唏律律……”
二月初六,成都城北的太玄门、清远桥外的北市集镇,可谓热闹。
集镇的主道宽十丈,此刻正有数千精骑分列道路两旁,前后三排,留出三丈官道。
百姓都挤在骑兵身后的街巷道路上,探出头,眼巴巴的看着清远桥方向。
相比较一个多月前,此刻的他们,在穿戴方面虽然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但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都府境内的土地丈量、户籍造册,土地均分的政策已经施行并完成。
境内三百三十多万亩耕地,除成都城内剩余十几家世家豪强的六十多万亩土地只是被丈量登籍外,余下二百七十多万亩土地,基本都重新分配到了成都府百姓的手中。
清脆的马蹄声从清远桥方向响起,刘继隆身穿扎甲走在队伍最前面,身后跟着李商隐与张武二人,还有百余精骑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