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能提供的学子数量不足,此时若是称帝,那必然要东扩,而东扩则官吏不足。”
“此前三川不少豪强作乱的场景,你也曾看到过。”
“三川豪强,相较于河东、河北及河淮、江南来说,并不算多。”
“若是此时劝进汉王称帝,东扩之下,必然会有所妥协。”
“妥协虽正常,但妥协太多,便会埋下隐患。”
“昔秦隋等朝,无不是因为一统过后妥协太多而埋下太多隐患。”
“某猜想,汉王也能识得这些,必然有其谋划。”
“那不称帝了?”张武忍不住开口,李商隐摇摇头:
“称帝自然要称,但不是现在,而是几年后。”
“快则两三年,慢则三四年,节帅必然会选择称帝。”
李商隐说罢,目光不由得远眺三川军营,皱眉道:“后方若要安稳,还得先将高骈击败。”
“汉王原意是先攻取关内道,灭亡郑畋所率兵马后,再调兵南下击败高骈,而后夺取三川与黔中后,再北上夺取关中。”
“谁知攻取关内过易,汉王只能顺势攻取关中,而关中人口稠密,不下再夺取一个西川。”
“眼下汉王恐怕正在为如何治理关中而忙得焦头烂额,这高骈且让他再猖狂些日子,待汉王率兵南下,他自灭亡。”
李商隐判断的没有问题,此刻的刘继隆,确实正在因为关内道和京畿道的治理而头疼。
在他与张武说教的同时,刘继隆面前摆放的文册,可谓是堆积如山。
皇城南衙内,刘继隆坐在门下省衙门中,眼前是不断奔走的官吏。
一个半月的时间,高进达凭借兵马围困,待安戎关与制胜关唐军木柴耗尽时招降,唐军投降后,高进达将着其返回原籍,随后便立马恢复了秦陇官道。
陇右的粮食和官吏与新军,立马通过这条官道进入关中。
三千余名官员及六千余名吏员进入关中,并带来了三万新军和二十八万石粮草。
“路途过远,本是起运四十万石,路上消耗了十二万石,请汉王治罪。”
站在刘继隆面前,高进达、崔恕、韩正可三人躬身作揖。
面对三人,刘继隆揉眉道:“路途有所损耗,实属正常,不必如此。”
“你们刚刚来到,许多事情还不了解,眼下便先与你们说清楚,好有些准备。”
刘继隆站起,舒展了身体后才道:“关内、京畿等道文册,尽皆抄旧会昌年间,册上人口六十余万户,三百余万口。”
“不过你们也清楚,世家豪强及北司等权宦,常隐匿人口,视作财富。”
“我军攻占关中前,关中又有不少百姓逃亡河东、山南东道及东畿等地,眼下有多少人口,还得汝等用心才行。”
“是……”众人作揖应下,刘继隆接着又说道:
“朝廷东逃,关中留下的官员足有千余人,但他们各怀鬼胎,许多人投降我军,不过是为朝廷搜罗情报,故此需要严防死守,不可让其了解我军机要。”
“火药依旧放在陇右生产,转运诸军即可。”
“关中的田亩数量不明,朝廷多年不曾清查,而今我军到来,无主田亩必须收回。”
“若有人敢于冒认田亩,尽皆流放安西、北庭。”
“此外,既然官吏尽皆到来,那也不好再以军队强行管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