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裴澈凝重面色道:“这几日从仓库调遣出仓的钱粮,某尽皆记载了脑中,只待与二位商议,便准备将这些钱粮调度支出的消息送往东畿。”
“有了这些消息,朝廷必然准备更为充足。”
豆卢瑑闻言颔首,接着又叹气道:“只可惜无法从陇右获得方术手段,不然朝廷定能以此手段反败为胜。”
裴澈与萧溝闻言,尽皆叹气,随后又重整精神,各自对起了手中所掌握的重要情报。
剔除一部分后,他们将情报交给萧溝,由萧溝转交给谍子,继而送往长安。
三日后,萧溝将情报交给了谍子,而那谍子转头便把情报交给了赵英。
赵英带着情报找到刘继隆时,刘继隆却已经准备率军南下了。
“殿下……”
赵英走入汉王府中堂,对着坐在堂内的刘继隆作揖,并递出了这份装起来的军情。
刘继隆接过翻看,不免轻笑道:“他们倒是探查的仔细,连细枝末节的小事都记上了。”
“可惜,他们救不了朝廷,也救不了天下,唯有你我方能拯救天下。”
刘继隆将情报装回,同时对赵英吩咐道:“明日我便要率军南下,你先留守长安,派人跟着我便可。”
“至于这份军情,最好夸大我军调动的钱粮,同时添加我军还要同时进攻大同、河中、山南东道及潼关的假情报。”
“眼下秋收即将开始,朝廷若是得到情报,必然会强征民夫,继而影响到秋收。”
“是!”赵英见刘继隆如此吩咐,当即将其吩咐记下,准备回到府中再派人修改军情,送往洛阳来迷惑大唐君臣。
思绪落下,赵英又看向将东西都收拾好的刘继隆,不免作揖道:“殿下,我军如今集结十余万兵马在三川,何须您亲自出手?”
“以末将所见,张都督与耿都督足以对付高骈,您不必亲自前往……”
“不!”刘继隆摇摇头:“高千里不是软弱之辈,还是得吾亲自前往才安心些。”
由于刘继隆出现,打乱了高骈一帆风顺的成长,故此高骈的韧性也比历史上要坚韧不少。
上次西川之役后,刘继隆本以为高骈会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失利于黄巢而颓废。
不曾想高骈还有锐气图谋反击,在他进攻关中的同时偷袭他。
高骈既然能反击,这就说明他心气未散。
面对这样的高骈,刘继隆还是不放心将十几万大军交给张武、耿明,还是得他亲自领兵才行。
只要能把高骈心气打掉,他这个人也就不足为虑了。
赵英眼见自家殿下去意已决,当即也不再劝说,而是恭敬退出了汉王府。
“唏律律……”
几日后,刘继隆率领一万两千马步兵与三万民夫南下,而他这一走,整个长安也就暗流涌动了起来。
高进达、崔恕、韩正可等人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而安破胡也时刻关注着长安情况。
与此同时,被刘继隆加过料的情报也通过谍子之手,送到了东畿洛阳的南衙手中。
路岩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便前往了紫薇城,并在贞观殿见到了李漼。
只不过此时的李漼,相较于两个月前爆发蝗灾时,已然有了不小的变化。
他的体态肉眼可见的肥胖了不少,下巴处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露出两层下巴。
除此之外,他的鬓角却不知为何,多出了几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