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让向黄巢解释了他的担心,同时建议道:“陛下,臣建议归还两石粮食给百姓,只留一石即可。”
“少六十万石粮食,对我军眼下没有危害,但对于百姓来说,这关乎秋收结果。”
“若是百姓倒在秋收前,那田间作物又该由谁照料?”
尚让从大局出发,向黄巢提出了建议,黄巢闻言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刚准备开口,却见孟楷作揖道:“陛下不可。”
堂内三人看向他,孟楷则是解释道:“陛下,我军手中钱帛不足三十万,而今将士十万,以陛下此前定下的军饷,每月需要发放十五万石粮食。”
“若是将六十余万粮食退还百姓,我军手中粮食仅三十余万,最多维持两个月,而秋收至少要等到九月。”
“如今不过六月,朝廷还需要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最少四十五万石,其中十五万石缺额,又该从何处获取?”
“更何况军饷是军饷,口粮是口粮。”
“十万大军,每月所食不少于五万石,三个月就是十五万石,一来一去便是三十万石的缺额。”
“正因如此,臣请陛下三思……”
孟楷的话不无道理,原本已经准备允诺尚让的黄巢顿时犹豫住了。
见他犹豫,尚让还试图据理力争,但毕师铎却没给他机会,直接做作揖道:
“陛下,不提淮南百姓,我军从陈州、颍州迁徙而来的百姓也需要粮食。”
“这二三十万百姓,想让他们撑到秋收,起码需要三四十万石粮食。”
在毕师铎的这番话下,黄巢只能看向尚让,商量道:
“此事暂且搁置,实在不行,容百姓随意上山狩猎,下水捉鱼虾,时局还不至于这般糟糕。”
黄巢的话,让尚让似乎重新了解了他,整个人愣住,不知道该说什么。
见他愣住,黄巢也似乎察觉到自己说的话有些不负责任,只能为自己找补道:
“淮南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朕相信百姓家中绝不会缺少这三石粮食。”
“如若真的缺了,届时再紧急从粮仓抽调些粮食赈济便可。”
“行了,此事就此作罢,不可再议!”
他急匆匆揭过这个问题,紧接着看向孟楷:“令人传膳!”
“是!”孟楷隐晦看了眼尚让,随后退出正堂。
不多时,庖厨所制的饭菜端入堂内,而尚让却不知何时离开了行宫。
黄巢没有在意,而是传旨给孟楷,让他向各军下达裁撤老弱的军令,只保留七万青壮,并且命令各州县工匠打造甲胄。
快马自合肥疾驰而出,很快便把黄巢的旨意传遍淮南各州。
齐军开始裁汰老弱,打造甲胄,以此来迎接接下来可能爆发战事。
与此同时,随着朱温占据运河以东的州县,他也在谢瞳劝谏下,在当地强征民夫去海边砸碎海礁,令人疏通淮河河道。
此举使得江南舟船可以沿着长江出海,接着走海运北上进入淮河,转入运河中。
作为报酬,黄巢则是在淮河和海上设下关卡,以“检查”的名义,从中挑选些东西上岸。
偶尔朱温还会以船只有问题作为借口,将整艘船的物资霸占。
由于他做的并不火,这种节骨眼上,朝廷也无人弹劾他。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借此机会,敛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来到七月中旬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钱帛粮食,还买来了足够的铁料来打造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