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生下的皇子不在少数,但有资格竞争龙椅的,却是不多。
首先是大皇子,他母亲是东夷人,自身也有有夷人血脉,不可承接正统。
三皇子太过年幼,若是幼主登基,很容易被后宫、外戚和朝臣们所掌控。
数来数去,也只有太子与二皇子有资格争夺那张龙椅。
然而陈萍萍已经布置下去,只要庆帝一‘死’,便会有人在朝堂上拿出监察院八处伪造的废太子遗诏,令其无法名正言顺地坐上那个位置。
至于二皇子,早在李云睿身死之前,他便与之合谋,利用内库之便谋取利益,暗中养起了一支大军。
这支军队的动向一直在陈萍萍的掌控之中。
只要他敢调动大军,陈萍萍便会第一时间将其围困,并给二皇子与他的部下安上一个起兵谋反的名头。
到那时,范闲自北齐南下,携大功归国,再加上此前传遍京都的仙人遗孤身份,定能一举功成,夺得皇位!
当然,这只是范闲与陈萍萍一年前的谋划。
对于如今的范闲来说,皇位不过是唾手可得之物,之所以继续按照计划实施,主要是为了替当年的叶轻眉平反,顺便让陈萍萍宣泄一下胸中的仇恨罢了。
于是,在陈萍萍与林相等重臣的联手谋划之下,仅仅三天的时间,前太子便被一纸遗诏撵出了东宫。
二皇子不甘,暗中溜出京都,欲起兵夺得皇位,但却在路上被范闲率大军截获,轻而易举地将其击溃,抓捕回京。
至此,陈萍萍所有谋划悉数成功,就连十余万禁军也被他尽数握在手中。
三皇子与宜贵嫔瑟瑟发抖,只能托人暗示,以表示他们并无任何非分之想。
但即便如此,一向心狠手辣的陈萍萍依旧打算斩草除根。
若非范闲及时携大军归来,护下了这对母女,怕是只能为她们收尸了。
而在发现范闲携大功与大军归来后,混乱的京都便迅速归于平静。
不少庆国的功臣与遗老,见陈萍萍与林相等人对范闲如此恭敬,哪里还不知道这场混乱背后的真正推手。
不过,范闲毕竟是仙人亲口承认的皇室血脉,而且还有仙女遗孤的身份。
两相迭加之下,自然会令见识过仙人降世的一众朝臣浮想联翩。
就连这群遗老中态度最为强硬,最不怕死的范建,在发现范闲有登基的可能性后,也不由得迟疑起来。
范建都是如此,其他重臣就更不用多说了。
于是,在他们半推半就的态度下,短短五天之后,范闲便顺利登基。
而在他登基大典上,群员们再次发力,以白玉京之名送来贺礼,炮制天象,彻底巩固了范闲登基的正统性。
说实话,对于正统性这种东西,范闲与群员们其实是不在乎的。
之所以要这么搞,主要是为了安抚民心,免得改朝换代带来不必要的杀戮与混乱。
事实证明,庆国的百姓与官员们确实都吃这一套。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范闲的姓氏了。
毕竟他自从登基后,便从未说过什么入宗庙之事,更没有要改姓李的意思。
对此,众臣与皇室中人都颇有微词,只是慑于大军还在京都,故而不敢多言罢了。
待将来黑骑离去,边军北归,估计就有人要在这件事情上发难了。
但可惜,他们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怎样一位皇帝,而范闲要做的,也绝不只是将皇帝改姓范那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