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体系虽然刚刚完善不久,但能够从大学毕业的人,无疑是极为珍贵的,他们堪称全才。
大学生们几乎吸收了当前最新的各种知识,堪称天之骄子。而眼前这两个小道士,更是第一批大学生,还曾在几位国师门下听讲。
“难怪二位谈吐不凡,对车迟国的事务了如指掌,原来是大学生啊。”李淳风感慨道。
队伍中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包括药王孙思邈。他刚刚还抽空与一个小道士讨论了医疗话题,发现这里的医疗理念与他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他未曾想到的。
这一番对话下来,孙思邈便觉得此次车迟之行定会有大收获。
经过与两个小道士的交谈,一群来自大唐的求道者们对接下来充满了期待。
“师弟,你带诸位道长入城安置,随后上报登记。”两位小道士分工明确。
不久后,这一群大唐的求道者们便入了城。他们一进城,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街道明亮而干净,车辕来往穿梭,小贩们整齐地叫卖着。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这一群道人行走其中,受到了不少百姓的亲切打招呼,一个个都显得恭敬有加。
“不愧是车迟国,尊道贬佛之地,道者地位在此竟如此之高。”楼观道祖师尹喜忍不住感慨道。
“车迟国的道者,与外面的道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为他们带路的小道士笑道,“若是本地道者,在车迟国还会受到更多的尊敬。因为现在能够在车迟国入道的,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他们走着走着,便看到了两边的商贩在叫卖。
“烤道薯了!香喷喷的烤道薯!”一位百姓推着围炉,炉旁摆放着一颗颗红薯,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好香啊,这就是道薯吗?”众道者们纷纷好奇不已,个别鼻子抽动,馋虫被勾了出来。
“不错,这便是道薯,在地里可亩产千斤甚至更多,早些时日曾是车迟国的主要食物。”带路的小道士一边解释着,一边邀请大家品尝,表示他可以请客。
孙思邈上前,忍不住好奇,便要尝尝。
“好嘞,这位道长小心烫着了。”小贩熟练地挑出一个红薯,并用报纸包着递给孙思邈,“咱这道薯可是从流沙河边沙地里产的,还有‘蜜薯’之称,甜得流蜜!”
孙思邈接过红薯,却没有立刻动手。因为他看到了红薯外包裹着一层报纸。
“这是何物?”孙思邈有些激动地问道,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印刷整齐的文字。
“那啊,是报纸。”小贩随口解释道,“报纸就是通报之纸,上面印刷一些事情,能够被人所看到。”
孙思邈拿着报纸包着的红薯,只觉得不可思议。他知道‘纸’在大唐也有,但大唐的纸张很贵,不是王公贵族根本用不起。而在这里,一个随意的小贩却都用纸包着贩卖的吃食。报纸的概念更让孙思邈觉得不可思议,他瞬间想到了很多。
“这……”孙思邈吃惊不已,李淳风等人也是惊讶万分。
“而且还有印刷之术,让车迟国可以印刷很多书籍以及这种报纸。”带路的小道士笑着解释道,“我们车迟国造纸技术早就很好了,如今千家万户都能够用纸。只是报纸印刷出来不是都能卖完,因此有些过期的便宜报纸就会被这些小贩买来使用。”
很快,这些大唐的求道者们便人手一只烤红薯。他们尝了尝红薯的味道,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
“好甜!”烤红薯上还有浓稠的汁液滴落,都是糖分。
“当真是神物,竟然如此美味。”一颗烤红薯落入肚里,他们都有些意犹未尽。
“不用多说,车迟国中还有其他好吃的。”带路的小道士笑着道。
很快,小道士带着他们又品尝了如今名为‘道米’的玉米以及名为‘道豆’的土豆等。这一番下来,大唐的求道者们都眼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