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到老人并未太过激动反而很冷静地询问道:“老爷爷自从见了你后我遭遇事情良多是否和你有所关系?”
六耳猕猴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这吕岩竟然已经察觉到了端倪。但他反而越发欣赏这个孩子了。他神色从容,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随后,缓缓开口道:“不错,此前我对你设下十道考验,正是为了探查你的心性与品行是否端正。”
六耳猕猴目光灼灼地盯着吕岩,接着问道:“如何?你心中可有怨言?”
吕岩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而坚定,说道:“老爷爷,您虽多次试探于我,但并未对我造成丝毫伤害,也未曾危及我身边之人,我又怎会怪罪于您呢?”
听闻此言,六耳猕猴看向吕岩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与赞许,他抚须而笑,说道:“佛门讲究出家之人需斩断七情六欲,方能证得正果。然而,我们道门却有着不同的理念,我们更看重‘尘心不灭,仙才难得’。之前对你的一番考验,便是想看看你除了求道之心外,是否还保留着一颗未被尘世磨灭的凡心。”
“你本就怀揣着求道之心,但若不经考验,日后也难有得道的希望。如今,你已顺利通过了考验。”六耳猕猴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问道,“现在,你可还怀有求道之心?”
吕岩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朗声答道:“有!”
“好!”六耳猕猴双手抚掌,发出清脆的掌声,眼中满是赞赏,接着说道,“你虽有了得道的希望,但如今功德善行尚未圆满。今日,我便传授你一门‘点石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你可用此术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你积满三千功德,行满八百善事,我自会前来度你成仙。”
吕岩听闻六耳猕猴要传授自己这等神奇的法术,用以行善积德,却并未立刻欣喜若狂、失去理智。
相反,他神色冷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恭敬地问道:“老爷爷,我想请教,用石头和铁变化而成的黄金、白银,在变化之后,是否还会发生其他变化?”
六耳猕猴微微一怔,随即回答道:“三千年后,它们会恢复原本的本质。”
吕岩听后,再次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如此看来,此法术虽能在一时之间造福世人,但三千年后,却会贻害后人。这岂不是得不偿失?既然如此,这法术不学也罢,我也不愿做这种只图眼前之利,却不顾后世之事。”
被吕岩拒绝,六耳猕猴却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他看着吕岩,眼中满是赞叹,说道:“仅凭你这颗善良的心,那‘三千’功德与‘八百’善行,便已在你心中悄然种下。积德行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行善的心意。你有如此善心,日后大道可期,定能有所成就!”
说着,六耳猕猴的身躯微微一晃,原本那老人的模样渐渐消散,化作了自己的原身。只见他毛脸雷公嘴,身着一袭道袍,虽模样有些滑稽,但此刻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道家气度。
吕岩见状,大为吃惊,脱口而出道:“大护法?”
在整个车迟国,六耳猕猴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他常常以各种猴毛化身,在车迟国的各个角落播放“影戏”,引得众人纷纷围观,故而在车迟国中声名远扬。车迟国中,无人不知六耳猕猴是大国师的首徒,也是护法大弟子,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大护法”。
吕岩此刻也认出了六耳猕猴的身份,心中既惊讶又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