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此举,难道是要彻底破坏西游之事,故意拖延唐僧的行程”观世音菩萨满脸担忧地提出质疑,她担心林楠会做出什么对西游大业不利的事情。
如来佛祖微微摇头,说道:“取经大事已然成功在望,如今只差最后几劫,便可圆满完成,唐僧师徒便能顺利回到大唐。”
“那林楠所作所为,不过是想拖延些时间罢了。”如来佛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还是有着自己的疑惑,“只是,我不明白他这么做究竟有何深意。他终年隐居于车迟国,既然已经放弃了在大唐传道的念头,又为何要阻拦唐僧回归东土大唐呢”
观世音菩萨思索片刻后,提出道:“佛祖,若唐僧真的留在车迟国五年,会不会生出其他意想不到的事端”
说着,观世音菩萨又询问:“是否需要我们采取一些行动,将唐僧从车迟国解救出来”
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宝座之上,此时倒是平静了许多。他缓缓说道:“不,且先等待唐僧和林楠进行辩论。”
“唐僧已经得到了大乘佛经,以他的悟性和佛性,用不了多久便能悉数领悟其中的精髓。到那时,他便可代表我佛门,与那道主林楠来一场佛道之争!”
如来佛祖心中已然有了决断:“暂且耐心等待一二……”
时光匆匆,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对于普通人来说,三个月或许是一段不短的日子,但对于唐三藏师徒而言,却仿佛只是一瞬间。
这三个月里,唐三藏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一本本佛经之中。他本就是佛门中的佛子,佛性早已深植于心,悟性更是非凡。再加上此前在灵山脱胎换骨,整个人焕然一新,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佛法领悟能力,都提升了一个全新的档次。
即便取回来的佛经数量众多,多达上千卷,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唐三藏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悟性,将它们一一领悟阅读。
《涅经》七百四十八卷、《菩萨经》一千二十一卷、《恩意经大集》五十卷……每一部佛经,他都认真研读,细细品味其中的佛法真谛。三个月的时间,他将这些佛经悉数阅读领悟,将其中的智慧化作了自己的一部分。
原本就小乘佛法大成的唐三藏,在这三个月内,更是将大乘佛法也修至了大成境界。此时的他,佛法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个人身上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而唐三藏的几个徒弟,在这三个月里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沙悟净生性谨慎,整日里不敢出门,一直守在师父身边,默默地为师父护法。
孙悟空则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终日在车迟国四处游览。虽然他并未离开车迟国的范围,但车迟国的每一处角落都被他逛了个遍。他最喜欢的日常,便是去寻那六耳猕猴战斗。
在这三个月里,他们二人斗了足足有二三十回,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打上一架。每一次战斗,都打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三个月下来,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在战斗中各有进步,但彼此之间依旧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孙悟空才真正了解了‘混世四猴’的本质,明悟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再像从前那样迷茫,而是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至于猪八戒,更是乐不思蜀。车迟国在这几年间发展迅速,已经隐隐有了工业的雏形。伴随着一位位‘小天才’、‘小发明家’的诞生,这里诞生了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猪八戒整日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他隔三差五就会去‘舞厅’里跳上一跳,感受那热闹欢快的氛围;还会去影戏厅里看上几场影戏,被那些精彩的剧情逗得哈哈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