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灰烬之下(1 / 2)

“你就在门口,贴一张纸!”

“写‘炊运三队’!”

“看他们敢不敢开门!”

“他们要开,那我们就让他们尝尝‘我们自己人’的火!”

“他们要不开—我们就全围!”

“一个人也别留!”

“归辛树!”

“你再带人查三年前所有牺牲兵员档案,有无第二份身份被开用!”

“他们不是只偷了这一个!”

“我们要一口气把他们全查干净!”

“他们敢用死人打仗!”

“我们就敢用活人,把他们连骨头带名字一块砍掉!”

“白云飞!”

“你封三条路!”

“凡往塔琅旧营方向送水送粮送人的,全部盘查!”

“我不信他们养一百三十多口人,会不漏风!”

“看是谁在替他们供!”

“张青松!”

“你把名册里所有复用兵名的人都写在一张石碑上!”

“立在塔琅旧营前!”

“一人一个名字!”

“让他们自己来对!”

“他们既然敢当着这些死过人的脸接这份兵!”

“那他们就来看看—这些名字是不是他们的!”

“是不是能配得上!”

“他们要是配!”

“那我们就让他们死得干净!”

“他们要是不配!”

“那他们连个名字都不配再用!”

第三日,塔琅旧营全营封锁。

赵应天未言,只令三百骑围住营口,分四面封死出入。

炊运三队试图外出“执行配送任务”,但被当场制止,队长试图持“通令”强闯,被白云飞一箭射中右肩,当场倒地。

张青松命人押至碑下,对照核名,逐一点名。

从第一位到第九十七位,有记录的,全查出原主。

从第九十八位起,开始有人哑口。

有的人试图解释:“是我兄弟用的名!”

有的人想说:“是亲戚拿错了!”

也有的—根本不说。

只是低着头,紧紧捏着那一张刻着“秦人”二字的通帖。

好像那张纸,是他们全身唯一的命。

可秦浩在场。

他只看着那张纸,看了半炷香,然后一句话:

“纸是真的!”

“人是假的!”

“那这纸也废了!”

“这通帖,从今天起!”

“谁再敢用它—就连它上面那两个字都不配写!”

塔琅旧营被彻底封锁的第七日,归辛树带回西南兵部四年前一次“兵役补员调档”的副本,确认炊运三队名单中八十二人曾被“抽调”过户籍信息。

所谓抽调,是指在兵员紧张时期,为加快补员流程,文吏擅自复制既有档案,套用在新补兵员身上,以规避审查。

此事最早发生于东线第二次战役之后,那段时间牺牲人数骤增,后勤一线急缺补兵。

下层文官为了加快派遣流程,先后在塔琅、赤鹭渡、青泽三地私设名册中抽调了大量“既死之人”的资料,按区域分批安排补人。

最初补的是真人—都是国人、确属附籍,目的仅为补空。

可从第三批之后,开始有人递条子,有人送人进来。

那些人名字也用、履历也拿、兵役也登,就是身份—不查。

他们说得清是什么人,却说不清“从哪儿来的”。

最新小说: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