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不再留情(2 / 2)

“你忘了是谁把我们这些人一把把拖上来的?”

“不是这些图谱!”

“不是这些编排!”

“不是这些‘三代式营制’!”

“是人!”

“是命!”

“是那些我们眼睁睁看着死掉的兄弟,留下来的刀和饭!”

“他们现在拿着我们的刀,说是‘还原’!”

“他们做得比我们还规整,就能说我们当年是野路子?”

“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

“没有人能靠着‘像我们’,活成我们!”

“你要是敢说你比我们更懂怎么守边!”

“那你就别怪我们—连你的嘴一起封了!”

“霜岭驻,废!”

“寨人三百二十七口,除婴儿十三,病户五十七,余者皆‘妄命’!”

“清!”

归辛树押人,白云飞围寨,赵应天守山,张青松起草清令:

“霜岭驻全员身份作废,所用图册、兵卷、印模、训练法、口令制,皆为伪造兵制,未由秦制出,不许留、不许传、不许改、不许录!”

“传者—同罪!”

“教者—杀无赦!”

那夜,寨后山腰火光冲天,旗帜烧完,石碑埋半山,秦浩在山口立木台一座,挂一块牌:

“此地,曾有一批人,自诩为我们!”

“今后,再有谁胆敢说—可以从死人骨头缝里长出‘正统’!”

“先看这地,还有没有他们的血!”

霜岭驻清剿后三日,张青松亲拟《清命录》五册,册名“骨缝案”,副题八字:“盗骨非子,代命不仁!”

这一册不同于前三册只记人名、四册只记假属,这一册开篇便列山名、营址、方位、修建顺序,逐点标记每一处“假寨真兵”,总计六十一处,大部分皆为战后空隙所建,表面为民,内则为伪军筹备点。

归辛树命夜刃营六队全数出动,化整为零,穿村过寨,查粮查水查械查人。

赤鹭渡西南的“驼鸣寨”是其中一处典型。

寨中户籍清晰,村中有学堂、有农役、有夜巡、有口令。

但夜刃营三人试图夜间换岗时,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站哨人报号速度过快,暗号顺序整齐划一,毫无夜岗疲态。

再追查三晚,发现所谓“夜巡岗”实际为固定四组,全部为壮年男子,作息轮换与军规一致。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兵器储藏方式,居然采用了秦军三年前边防九营“弃用制式”:铁木分层,纱布封口,水油分置,斜挂井侧,掩藏极深。

这种制式,已不被军中使用,原因是容易在潮湿山地生锈,但这些人用得极熟练。

说明他们的“教官”,极可能是从三年前的“边军死角”中抽出来的。

不是误学,是授教。

归辛树命人搜全寨,果然在寨学堂后井口找到一处“旧制讲解图”,上书“巡逻节奏”“骑步切换”“夜调符令”“异地旗语”。

不是演习图谱,而是完整的教学材料。

这些人不是在学。

是已经开始在“传”。

传的是我们三年前遗留下的军事体系。

张青松震怒,勒令连夜封寨,所有“青壮班教职”全部带走审查,最后查出共计四十六人接受过“编制训练”,其中二十八人承认曾“由人教授”,但无法说出教授者名字,皆称为“寨外过客,识图之人”。

这是敌人留人。

留下一批“模仿完成者”,再由这些人一代代传下去。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机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

最新小说: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一人两兽修仙,你来搞笑的? 玄镜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