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191章 银子 灾民 土豆和红薯!

第191章 银子 灾民 土豆和红薯!(3 / 5)

这要是在以前,每次让户部掏钱,他们都得哭穷一番,找各种借口推脱,最后银子还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就这样,众人顺利敲定了银子的事情。

咳咳

紧接着,薛国观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既然银子的事情已有定论,那咱们接着讨论第二件事,便是将城外三十万百姓迁移到辽东的事情。”

这话刚一出,户部尚书倪元璐突然再次开口道:

“依我看,这件事情就不用商议了,直接按照圣旨交代的内容实施就行了!”

终于听到这话,几乎都是不假思索地点头表示赞同。

要知道最近两个月以来,内阁和户部都被这三十万百姓的安置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因为陕西、安徽、河南一带的灾情依旧持续肆虐,毫无停歇的迹象,而且没人能预测它何时才会彻底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把这些百姓贸然遣返,无疑是将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与亲手杀害他们无异。

更糟糕的是,稍有不慎,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便可能加入李自成的农民军,届时局势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所以他们原本的方案是要一直供养这些百姓,直到灾情彻底平息。

但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就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不少百姓来到了京城,如今京城外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人数越来越多,管理什么的也就成了问题,即便朝廷再尽心尽力,难免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但如今,这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因为只要把这些百姓迁移到辽东,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并且,迁移所需的费用已包含在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之中,也不用商议额外的花费了。

当然,要完成这次大规模的迁移,后续还有诸多细节需要考量。

到时候户部可能还需要筹备这些人的过冬衣物,妥善安排他们沿途的食物和住宿等等。

不过,如今的户部资金充足,这些事都算不上难事。

只是运输物资、搭建临时住所等工作,可能需要工部配合一下。

就这样,这第二件事情依旧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了。

本来接下来要讨论的便是第三件事了,但是薛国观并没有着急开口。

而是不紧不慢地从一旁的书桌上拿起了几份今天早上的《大明日报》,然后依次分发给在场的众人。

“在商量第三件事之前,大家先看看今日的《大明日报》吧。”

现场的几人虽然满心疑惑,不明白薛国观此举究竟有何用意,但出于对首辅的尊重,还是随手接过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篇关于土豆和红薯的详细报道。

经过三个月精心的种植与培育,十万亩的红薯和土豆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最近一段时间,有大量灾民被招募到种植红薯和土豆的田间地头帮忙收获。

报纸上清楚地记载着,土豆每亩产量居然高达三千五百斤以上,红薯虽然稍逊一筹,但也有三千多斤的高产。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大米折合下来一亩也就产粮三百斤左右,小麦更是不到二百斤。

这也就是说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最起码也是大米和小麦的十倍以上!

而且,这些作物食用方法极为简单,只需简单水煮或者炙烤就可以直接食用,并且味道别具一格,完全可以当做粮食大面积种植推广。

关于土豆和红薯的事情,在场的人除了薛国观早有了解之外,大概也就只有户部尚书倪元璐稍微知晓一些。

毕竟作为户部尚书,主管天下钱粮,对于这方面他自然是比较上心的。

不过即便如此,当亲眼看到如此惊人的产量,他还是感到十分震惊。

动不动就是三四千斤的亩产量,这远远超过了大明现有的所有粮食作物的产量。

“这土豆真有如此高产?要是真的,那就应该尽快在全国推广,如此一来,我大明就再也不会饿死人了,这可是能拯救天下百姓的神器啊!”

最新小说: 仙门娇女在七零当团宠 重生警花的狗,屡破大案震惊全国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妙手乡医 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 恶雌娇软,全大陆雄性失控沦陷 我,废物,却与最美女总裁同居 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 斗罗:点评比比东,历代最差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