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接到旨意后,瞬间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礼部尚书王家彦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他深知此次祭祖意义重大,乃是崇祯朝第一次大胜之后的祭祖,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所以接到圣旨之后,他立刻召集礼部的官员和钦天监的官员们迅速展开商议。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在五天之后举行祭祖大典。
而祭祖的前期筹备工作繁杂且精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差错。
首先所有人都要进行斋戒准备。
祭前三日,崇祯便移居到了斋宫之中。
太常寺卿则率领属官,每日三次准时前来奏报筹备进度,确保此事不出现任何纰漏。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便到了祭祖的日子。
天色方才蒙蒙亮,整个京城已然被紧张而庄重的氛围紧紧笼罩。
街道上一片死寂,万籁俱寂,偶尔能听闻远处传来几声更夫敲梆子的声响,在这静谧的清晨中显得格外突兀。
而崇祯和朱慈烺早早起身,在宫女和太监们的伺候下,精心穿戴好祭祖的服饰。
崇祯身着十二章衮冕,那衮冕堪称华丽至极,上面绣着日、月、星辰、山、龙等精美图案。
这些图案栩栩如生,仿若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神秘力量,淋漓尽致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就连朱慈烺亦穿着太子专属的祭祖衮冕,虽说在规格上较皇帝的衮冕稍逊一筹,却也庄重肃穆、得体大方。
他的衮冕之上绣着精致花纹,佩戴着象征太子身份的配饰,整个人倒也显得气宇轩昂。
周皇后虽不能一同前往太庙祭祖,却早已带着一众女眷来到宫门口送别。
此时的周皇后眼神中满是关切,温柔地看着崇祯和朱慈烺轻声说道:
“陛下,此次祭祖意义重大,务必事事小心。”
崇祯微微点头,沉稳回应道:
“皇后放心,朕自会谨慎行事。”
朱慈烺也是对着周皇后行了一礼。
“母后放心,此次定然不会出错的!”
周皇后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太庙进发。
崇祯和朱慈烺乘坐玉辂,由神烈山门进入太庙,随行的卤簿仪仗极为壮观。
三千锦衣卫手持长戟,整齐列队,犹如一棵棵苍松傲立,眼神坚定而锐利,仿若能洞悉一切潜在危险。
并且在这一天,京城中锦衣卫、东厂、西厂的探子全体出动。
他们如同隐匿于暗处的幽灵,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断穿梭巡视。
有的探子扮作卖货小贩,推着小车,一边高声吆喝,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遭动静。
有的探子佯装成闲逛路人,看似悠闲自在,实则目光如炬,密切留意着每一个角落的情况。
就连腾骧五卫和部分京营也充作护卫,紧紧守护在崇祯和朱慈烺周围。
他们神情紧绷,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毕竟此前皇帝刚刚遭遇过刺杀,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万一这次要是再出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他们也不用活了!
不过当然,这在朱慈烺看来其实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毕竟别人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还能不清楚吗?
不过这些话他可没法告诉别人,所以也就懒得计较这些事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