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王承恩从最上面取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递给朱慈烺说道:
“回太子殿下,奴婢方才查过了,目前大明宗室在册人数约有十三万。”
十三万吗?
朱慈烺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因为根据后世资料记载,明末时期宗室人口理论上应达到二十万之多。
不过,那些数据或许包含了所有宗室,而真正在册的人数远没有那么多。
至于不在册的宗室,数量或许更为庞大,只是朝廷不会承认他们的身份罢了。
紧接着朱慈烺翻开手中的册子,只见这上面详细记录着大明藩王、郡王以及其他爵位宗室的数量。
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清楚的记载着大明现有奉国中尉的人数,居然足足有八万五千人!
奉国中尉乃是大明宗室中最低的爵位,且此爵位不再降等,奉国中尉的子嗣同样会被封为奉国中尉。
只是由于朝廷长期未发放俸禄,这些奉国中尉的生活想必十分窘迫,多数人恐怕已与普通百姓无异。
加之朝廷规定他们不能从事生产及其他工作,致使有些人的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寻常百姓。
朱慈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那本册子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与思索。
自己既然不打算像以前那般毫无节制地养着这些宗室,那就必须为他们寻出一条合适的出路。
突然,朱慈烺像是被一道灵光击中,整个人猛地一震,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脑海中更是豁然开朗!
他还真的想到了一个可以解决宗室人口的办法!
与此同时,崇祯一直在留意着朱慈烺的一举一动。
从朱慈烺刚才在反应中,他敏锐地察觉到朱慈烺似是有了主意,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期待,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怎么?你是不是想到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了?”
自从知晓朱慈烺真武大帝转世的身份后,在崇祯心中,朱慈烺已然成了无所不能的存在!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他总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因此,崇祯深信这次的宗室事件,朱慈烺也必定能妥善解决。
果不其然,下一秒,只见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然后看向崇祯说道:
“父皇,儿臣好像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快说。”
崇祯听到这话,随即赶忙焦急地催促道。
朱慈烺则是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些大明宗室,大明已经养了他们两百多年了,也是时候该让他们报效国家了。”
报效国家?
这话一出口,崇祯的脸上瞬间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甚至带着些许无奈与嘲讽。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这帮宗室子弟长期养尊处优,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早已变得如同废物一般。
指望他们报效国家,简直如同痴人说梦。
况且,大明历代以来对宗室的防范极为严格,又怎会轻易赋予他们权力,让他们有机会报效国家呢?
看着崇祯一脸无奈的模样,朱慈烺并未在意,而是继续不慌不忙地说道:
“儿臣打算从这些宗室中挑选出一些年轻力壮的组建成一支军队,然后让他们去对付李自成。”
“等打完了李自成之后,再让他们去对付建奴。”
“如此一来,既能消耗宗室人口,又能改变大明宗室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崇祯听到这话,脸上的神情愈发无奈,整个人都有些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