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硬要啊
因此在沉吟片刻后,朱慈烺还是缓缓摇头,语气平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
“此事暂且搁置,日后再议,不过本宫在此承诺,此次修路所需水泥,皆由水泥厂免费供应,全力支持工程所需。”
周士朴见朱慈烺这般表态,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朱慈烺已然做出决定,自己也不好再去争辩了。
随即无奈地点点头,接受了这个结果。
然后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那臣回去之后,即刻着手招募民夫和工匠,为修路做好一切准备。”
然而听到这话的时候,朱慈烺却再次摇头,眼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说道:
“关于此事,本宫其实另有想法。”
周士朴闻言,顿时满脸疑惑,似乎不明白朱慈烺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先是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随后这才缓缓说道:
“虽说当下只是试验阶段,但京城地域广阔,修路所需工人和工匠数量必定不少。”
“与其从民间大规模招募,不如将目光投向漕工,直接从他们当中选拔,诸位以为如何?”
漕工?
周士朴听到这个提议先是一愣,脸上写满了惊讶。
但仅仅过了一秒,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瞬间豁然开朗。
紧接着,他激动得猛地一拍大腿,高声赞叹:
“太子殿下真是圣明啊!臣明白了,臣全明白了!”
此刻的周士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至于一旁的倪元璐,此刻却是一脸懵逼,满脸困惑地看着周士朴,因为他一时间真没搞懂周士朴到底明白了什么,突然之间就这么激动?
不就是调漕工来京城修路吗?
这么激动干什么?
想到这里,倪元璐忍不住问道:
“周大人,你到底明白什么了?”
周士朴此刻已然兴奋得难以自持,他快速转身面向倪元璐,语速极快地解释道:
“倪大人,您仔细想想,倘若将来大明全国各地都要修建水泥路,那漕运所需人手必定大幅减少,届时,那百万漕工将何去何从?。”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民乱,危及社稷。”
“可若是将他们全部招募来修建水泥路,不正好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还能为修建水泥路提供充足人力,此乃一举两得啊!”
倪元璐听到这番解释,瞬间恍然大悟,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妙啊!周大人所言极是,太子殿下此计当真高明!”
他一边赞叹,一边不住地点头,看向朱慈烺的目光中,满是崇敬与钦佩。
漕运这个庞大的体系一直以来都牵扯到数百万人的生计,这就导致即便知道海运的好处,可大明一直以来都不敢贸然做出改变。
哪怕是后来的清朝也是如此。
毕竟这百万人要是一下子失去的赖以生存的工作,肯定会为国家带来无法言喻的灾难。
而朱慈烺所说的办法,却是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朱慈烺看着眼前两位大臣的反应先是会心一笑,而后继续说道:
“本宫大致便是这个意思了,既然朝廷决心修路,南方诸地的道路自然也在规划之中。”
“待道路修建完毕,漕运的使用率势必下降,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漕工的安置问题,而将他们转化为修路的工匠,这边是目前最妥善的安置方法了。”
实际上关于百万漕工的安置难题,自朱慈烺此前山东之行后,便一直压在他心头。
因为他心里清楚,有了海运之后,漕运确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毕竟漕运的成本可是海运的五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