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去火器研究院看看。”
王承恩听到这话,顿时吓了一跳,然后赶忙说道:
“皇爷,这.这不好吧!”
“火器研究院主研各种火器和火炮,十分危险,皇爷万金之躯,万一到时候有个闪失,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崇祯眼睛一瞪,道:
“火器研究院如今最少也成立半年了,也没有听说过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儿,怎么朕一去就有危险了?”
“莫要多话,前面带路。”
眼见如此,王承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只得默默地低下头,然后在前面带起了路。
不过毕竟是皇帝出行,所以肯定需要准备一番,因此趁着锦衣卫们忙着准备车驾的时间,王承恩又偷偷唤过一个锦衣卫。
那锦衣卫见是王承恩唤他,赶忙快步走到王承恩身边,躬身行礼。
“王公公有何吩咐?”
王承恩将他拉到一旁,然后冲着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简单来说,就是让这锦衣卫赶快去火器研究院传旨,让那边做好一切安全准备,把那些危险的火器、以及各种器械都妥善安置好,千万不能让崇祯受伤。
锦衣卫接到命令后,立刻如离弦之箭般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火器研究院。
与此同时,火器研究院内。
毕懋康正坐在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室内,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打着盹。
在他的桌前,放着一些各种各样的图纸,那些图纸上画着的武器看起来很像燧发枪,但细细看去,却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事实上,这便是毕懋康接下来要研究的东西,那就是线膛火枪。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的步枪,这也是朱慈烺特意交给他接下来要做的任务。
然而,这东西实在是有点超出这个世界的技术范畴了。
毕懋康和他的团队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可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
但毕懋康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一直都在努力研究着。
因为他深知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东西研究出来,那么大明便能以不败之姿立于世界之巅,再也不用惧怕那些外敌的侵扰。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毕竟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身体大不如前,很容易犯困。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便在这安静的室内打起了盹。
旁边的官员们见到如此,也不敢打扰他。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现在可是火器研究院的主心骨,也是太子殿下最器重的臣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火器研究院的发展方向。
可突然就在这时,一个人影突然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只见那人满脸焦急,脚步慌乱,口中还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
那声音如炸雷般在室内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毕懋康一下子被这声音吵醒,他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睛瞬间睁开,带着一丝迷茫和疑惑问道:
“怎么回事?何事如此惊慌?”
那人直接来到毕懋康面前,也顾不上行礼,气喘吁吁地说道:
“大人,大事不好了,陛下马上到了!”
什么?
毕懋康听到这话,瞬间就清醒了过来,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你说什么?陛下怎么可能要来这里?这怎么可能?”
那人说道:
“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锦衣卫来报,说是陛下马上要来到火器研究院,让火器研究院所有官员做好迎接圣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