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数字虽然有些夸张,但朱慈烺还是能接受的,毕竟眼下的大明还是很有钱的。
于是紧接着,朱慈烺继续说道:
“虽然耗费的银子是多了些,但这件事情还是势在必行!”
“而且户部如今的银子应该还有个几千万两吧,再加上明年的各项收入,这笔银子对于户部来说应该也不算什么问题吧?”
倪元璐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然后开始诉苦道:
“太子殿下,话不是这么说的,户部确实是有银子,但这笔银子的每一笔款项都是有数的,都有它特定的用途。”
“别的不说,就说大明准备在蒙古驻兵一事,光是这件事情,户部就需要准备一千万两以上的银子。”
“毕竟要招募士兵,就得给他们发放军饷、购置武器装备、建造营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除此之外,朝廷依旧不断向辽东移民,每月的花费也都在十万两银子左右。”
“移民到了辽东,要给他们分配土地、提供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安顿下来,这些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每个月的军饷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因此户部的钱是真不够花呀,若是一下子要拿出四千万两银子修路,户部实在是拿不出来。”
“还望殿下能想一些其他办法解决此事,不然户部可就真的要入不敷出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倪元璐。
因为他算是听出来了,这老家伙是在暗示他,这笔银子别让户部出,最好是让内帑出!
毕竟谁都知道,内帑里面的银子现在最少也有两万万两,也就是两亿两!
拿出这笔银子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朱慈烺却并不打算这么做。
这倒不是因为他小气,而是这种事情有第一次的话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最后搞不好以后修路就只能用内帑了。
可以后他可是打算要修建整个大明的道路,类似于后世的国道、省道、县道,到时候内帑也不够霍霍啊。
所以必须想一个办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慈烺突然灵机一动,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
随后他看向倪元璐,笑着说道:
“如果本宫有一个法子,既不用内帑出钱,也不用户部出钱,那你觉得如何?”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倪元璐和周士朴瞬间便愣住了。
他们一脸震惊地看向了朱慈烺,满脸都是疑惑震惊的神情。
不用内帑出、户部出钱就能修好路?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玄乎呢?
下一秒,朱慈烺也懒得再跟他们打哑谜了,而是直接说道:
“简单来说,本宫想要发行一种债务,向天下的百姓、商人以及官员举借款项,这个东西的名字本宫想好了,就叫大明国债。”
“我们可以向他们承诺,给予一定的利息回报,等过个半年、一年,朝廷有钱了,再把本金和利息一起还给他们。”
“这样一来,既能筹集到修路的银子,又不会给内帑和户部带来太大的压力。”
没错,此时此刻,朱慈烺准备发行大明国债了。
毕竟他不想动用内帑和户部的钱,只能从其他地方搞钱了,而发行国债就是最快最好的来钱方式了。
他心里清楚,只要操作得当,这个办法肯定能行得通。
而当朱慈烺将关于国债的设想缓缓道出之时,周士朴和倪元璐二人瞬间如遭雷击,目瞪口呆地僵立当场。
朱慈烺所言乍一听倒是挺不错的,还煞有介事地起了个“大明国债”这般新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