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到薛国观的示意之后,他们赶忙纷纷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也觉得开海一事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臣恳请陛下开海。”
紧接着,另一个官员也大声说道:
“臣也支持开海!”
随后越来越多的官员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开海。
这下子,整个朝堂之上三分之二的人都支持开海,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还站在那里。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和南方走私牵扯很深的官员,有的甚至也从事着走私的勾当。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犹豫和恐惧的神情,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说实话,要是朝堂之上只有一半人支持开海的话,他们还是可以继续反对的,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和势力。
可是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全部支持开海了,而且开海的理由根本就无法反驳,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更别提以内阁为首的文官、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全部都支持开海,他们的力量已经十分渺茫了,与其这样还不如顺水推舟算了。
想到这里,一些人私下里交流了一下眼神,很快便有人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开海乃是利国利民之事,臣愿意支持开海。”
紧接着,又有一个人说道:
“臣也愿意支持开海!”
这下子,倒是让之前那些跪在地上要求不要开海的官员有些像小丑一样了。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尴尬和沮丧的神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眼看着事情居然进行的这么顺利,崇祯心里也是有些诧异。
要知道之前他每次做什么决定的时候,文武百官总是会跳出来反对,搞得他焦头烂额,并且最终会不了了之。
结果没有想到现在开海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支持,实在是让他感到震惊了。
不过嘛,仔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朱慈烺可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的。
因此有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回过神来之后,崇祯继续说道:
“既然诸位爱卿全部都支持开海一事,那么此事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关于具体的计划该怎么实施,依旧交由内阁和六部商议。”
说话间,崇祯突然又看向了之前那几个跪在地上请求不要开海的大臣,他的目光变得严厉起来,然后说道:
“至于你们几个,到底为何要反对开海?且详细说说,若你们说的有道理,朕便既往不咎,若你们说的没道理,朕必要严惩。”
那些人听到这话,顿时吓得冷汗直流,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们哪有什么道理可讲啊!
总不能直接告诉皇帝,他们的家族也参与了走私一事吧?
这不是找死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