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四章 忠义论评复招信

第九十四章 忠义论评复招信(3 / 3)

屈突通说道:“大王还欲借此,通过臣,行诈降之计,以欺哄李渊?”

“正是如此!从河东撤兵时,闻报薛举大举西进,这几时,长安周近的巡防日渐严密,杨粉堆、康三藏的斥候、商队多是外地人,难以深入打探,即便打探到了,情报也不好带出,故新的情报一直未有。亦不知李渊与薛举这一仗,打的如何了。又闻李渊司马昭之心暴露,已然称帝,同时也不知他称帝后,长安伪朝现在是个什么动静,人心服否。

“故劳公与次子通信,就是欲借此,将这些消息探听一二。

“至於劳公给李渊回书,料李渊遣子与公,是为向公示好,其书信中虽未有招揽之言,追究其意图,无非两意。一个是在探知了公有归顺之意后,使公为其内应,察我河北内情;一个是借公之力,察我河东驻军之内情。公此与李渊回书,便可伪作有意归顺之态,以争取获得他的信任。等获得了他的信任之后,便可反察其内情,并以假消息哄骗与他。”

屈突通听明白了李善道的目的,毫无推辞,当即应道:“臣敢领命,今天就拟书信,送去长安。”顿了下,问道,“与犬子的信,臣知怎么写,然与李渊回书,臣怎么写?敢请大王示下。”

李善道沉吟片刻,说道:“公若直接就言归顺,李渊必疑,故回书不宜过於直白。公可言感其厚意,却不必明言归顺。切记,字里行间,须透露对隋室之忠,以惑其心,又可隐露对时局之无奈,以引其探询。如此,方能既得信任,又不露破绽。公以为怎样?”

这与屈突通想的大致相同,他三度伏拜在地,说道:“大王高见,臣知怎么写了!”

李善道唤杜正伦进帐,写了给屈突寿的任命书,交给屈突通,笑道:“屈突公,近日军务忙,我就先不见贵公子了。等打完了这一仗,歼灭了宇文化及,我再设宴,亲自祝贺公父子相聚。”

适才帐中密谈,被李善道这一句话一说,杜正伦等只会想到李善道刚是在与屈突通说他父子的事,却也是一种掩饰、保密的行为,使众人不疑有别。

这些,也不必多说。

只说屈突通辞出,还帐以后,就铺纸落笔,写与李渊的回书,和与他次子的书信。写成,专门他又呈与李善道看过,这才派遣心腹亲信,送往长安。

就在屈突通两封书信送走后的第三天。

军报急禀到了议事帐。

宇文化及率主力步骑,号称十万,兵分三路,中军已过清淇,右翼也已过朝歌、隋兴,左路军沿着黄河西岸而行,三路兵马,皆已逼近汲县。行速最快的左路军,距离汲县已只还有一日路程。李善道得报,立即敲响了召将鼓,召集帐下诸将来见。

诸将到齐。

李善道言简意赅,将军情告与诸将知晓,说道:“宇文化及三路兵马,左路兵由宇文智及统带,进速最快;中路、右路两路兵马没有围攻清淇、朝歌、隋兴,俱绕城而过,行速也不慢,比宇文智及的左路兵稍缓了多半日的路程。大战将开,就我军已定之策,公等都还有何议?”

一将挺身跃起,大声说道:“大王,小奴有一妙计,可先挫其锋,振我军心!”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