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六章 智及指麾士先攻

第九十六章 智及指麾士先攻(3 / 4)

汲县城楼。

李靖面若沉水,目光如炬,审视着城北、城西两面的激战,望了望城东刚刚出动的宇文士及部,说道:“大王,臣本疑惑,为何宇文士及部迟迟未动,现观其动向,方悟其意。之所以宇文智及、宇文化及两路先攻,眼下看来,分明其实是在为宇文士及部打掩护。”

魏征也在城楼上。

他於此战中的任务,是主掌安抚县内、粮草调度、后勤补给,应道:“李公所言甚是。大王,贼之左路、中路两军,当是佯攻,意在混淆我军视线,以图趁我城西驻兵懈备,突而袭之。却宇文化及不知,大王早有令下,赵柱国等岂敢有半分懈怠?宇文士及此袭,必碰壁而还。”

马周亦随从旁边,望着向城西赵君德等营逼近的宇文士及部近万步骑掀起的如雷声势,他再是年轻才俊,再是跟着李善道,经历过不少战阵了,不免紧张,咽了口唾沫,说道:“大王,出袭我城东诸营的贼兵为数众多,宇文士及将旗在内,显是他亲自督战,来势汹汹,赵柱国等虽然有备,不可轻忽。臣愚见,是不是先下军令,调后备兵马,做好援助赵柱国等的准备?”

屈突通等老将,看了看马周,因为他的这个建议,便有人不觉露出了点笑容。

李善道抚摸短髭,笑道:“宾王,怎么?被宇文士及部闹出的动静吓住了?”

马周脸一红,忙道:“大王误会了,臣只是觉得未雨绸缪,方能万无一失。”

李善道点了点头,笑道:“未雨绸缪是应该的,但也无须过於紧张。”

马周问道:“大王之意是,暂还不需令后备兵马备战?”

李善道伸出了两根手指,耐心回答他的疑问,为他解释说道:“宾王,赵君德等部养精蓄锐已久,宇文士及部的这点阵仗,他们定能应对自如,此其一;你看看现是什么时辰了?再有两个时辰,天就黑了,宇文化及部今日是与我军初战,主要目的是试探我军虚实,不用等到入夜,宇文士及部必会收兵回营,也就是说,其今日之攻势,无非虚张声势,此其二。再一个还有,我军早有预案,后备兵马随时待命,亦不用过早调动。因而宾王,你大可不必忧心。”

马周听罢,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大王虑事周详,料事神明,臣佩服。”

李靖接人待物,谦虚自抑,但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敬而远之。

马周才华出众,很得李善道的赏识,故李靖亦对马周青眼有加,微笑说道:“大王,宾王年轻有为,多思善虑,正是大王所需之才。”

与马周说道,“宾王,大王不调后备兵马,除了大王说的这几个缘故外,还有一个缘故。即将为一军之胆,为主将者,临敌时,如大王所言,宜当‘静气’,沉著应对方可,不可因些许风吹草动,便轻举妄动,致令乱了军心。於下大战才起,若便急於调动后备兵马,难免会让将士们心生疑虑,影响士气,并且正合了宇文化及‘试我虚实’的企图!

“故而,宾王,你需明白,稳住阵脚,方能见敌制胜。大王之策,意在以静制动。”

这通话,既夸赞了马周,又不动声色地恭维了李善道,一举两得。

马周对李善道不下令调后备兵马的原因,理解地愈加深刻了,他心悦诚服,说道:“有劳李公指教!大王,是臣多虑了。”得了李善道叫他免礼的吩咐,他起身来,视线再度转向城西。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