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兄弟,俺嘴笨,不懂说辞,你是读书人,有满腹文采,你来主持。”阿耶朗挠挠头,声若洪钟。
杨炯也不推辞,端起酒碗,神色庄重,昂首望天,朗声道: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杨炯,生于大华,长于礼仪之邦,自幼秉持仁恕之道。幸得与阿耶朗兄弟相识,过往数载,每遇艰难险阻,兄弟皆倾心倾力相助,恩义铭记于心。今日于此,愿抛却两国疆界、族裔差异,结为金兰之好。自此往后,你我富贵共享,贫贱不弃,若违此誓,人神共弃,天地不容!”
“俺也一样!”
阿耶朗听得热血沸腾,大声附和,端起碗一饮而尽。
二人誓罢,重归桌前,你来我往,推杯换盏,酒过三巡,阿耶朗眼神迷离,挠挠头,奇道:“咦?怎有两个杨兄弟?”
杨炯哈哈大笑,起身拍拍他肩头:“阿耶朗兄弟,你醉啦!”
“哪能!俺酒量可没这般差,才几碗酒罢了!”阿耶朗连连摆手,身子却摇摇晃晃。
“好兄弟,咱出去吹吹冷风,顺带去解个手,醒醒酒。”杨炯笑着拉起他,看似关切,眼底却闪过一丝狡黠。
“俺真醉了?”阿耶朗迷迷糊糊,任由杨炯拉着,口中兀自嘀咕。
杨炯心下暗笑,一个酒囊才多少酒,你这是中了我家小鱼儿的迷幻药了!他行走江湖,保命手段层出不穷,靴底夹层、腰带暗兜,皆藏有诸般奇物。小鱼儿临行前嘱咐再三:出门在外,总得留几手。
将阿耶朗扶至帐外,杨炯故作惊呼:“阿耶朗兄弟,且稍候,我回帐取些厕纸。”
“杨兄弟,忒讲究!”阿耶朗晕晕乎乎应道。
杨炯见他未跟来,嘴角一勾,迅速将手中油灯砸向营帐,火苗瞬间蹿起,舔舐着营帐布,他望着渐起大火的营帐,心满意足,转身疾奔至阿耶朗身旁。
“阿耶朗兄弟,莫怪我这读书人瞎讲究!”杨炯告罪一声,拉着阿耶朗快步朝远处走去。
原来,杨炯出帐回帐间,便留意到耶律南仙安排的安抚司谍子,皆被阿耶朗驱至远处,正因如此,二人在营帐内这般闹腾,耶律南仙才未及时察觉。
杨炯见机行事,自初见阿耶朗,便暗中谋划,其一,阿耶朗身为耶律南仙亲兵,常伴其左右,说话自有分量,在安抚司那儿也能言说一二;其二,阿耶朗性子憨直,只要诚心相交,总能寻得破绽可用。
思及此处,杨炯嘴角泛起冷笑,心中暗道:耶律南仙,你想用仁多嵬威胁我,与我谈条件,那就休怪我给你来一招驱虎吞狼。
“杨兄弟,为何走这般远?营帐边上解决便好。”阿耶朗迷糊问道。
杨炯摇头笑道:“阿耶朗兄弟,咱得讲究些!我的营帐离公主营帐不远,南仙素来爱净,可别触了她霉头。”
“是极是极!公主确是洁癖之人。”阿耶朗连连点头,脚步虚浮。
杨炯引着阿耶朗至营地外围,笑道:“就这儿吧!”
阿耶朗也不啰嗦,伸手便解腰带。
杨炯趁此时机,转身回望,只见自己营帐火势滔天,内卫呼喊救火之声此起彼伏,营地虽是嘈杂,却尚未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