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节目线上直播间里,一边听歌弹幕是一边滚动啊!
很多人在刷:
【哇这歌词真考究,很难想象沈铭恩到底是怎么创作出这么绝的粤语歌词来的……】
【这粤语歌词真的夸张,要知道粤语发音跟国语不一样,国语创作人很少有会写粤语歌的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这个男女对唱给人一种……祖国母亲和香江的对话的感觉!】
【真的是精品无疑啊!】
……
之前《华语打歌中心》曾经出过一起“粤语、港乐”的命题,当时沈铭恩唱了《万里长城永不倒》,还用一个化名“九亿少女的梦”给姚淑璃写了一首《勇》。
那时候,就有些网友在网络上做出解析,说粤语有多么难以创作,沈铭恩这两首作品在粤语歌词方面有多么考究……
如今,那帮人在沈铭恩《紫荆花盛开》副歌部分,再次站了出来,发表意见。
要知道,粤语跟国语的发音是不一样的,在音乐创作方面,用国语的创作思维、语法去写歌词的话,用粤语读出来会显得拗口。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港乐创作人才能创作港乐作品,国语创作人很难创作的出来的原因。
两边可以说有着“文化壁垒”,很难突破。
可作为一位国语音乐创作人,沈铭恩却在当时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勇》里写出了让港乐创作人都拍手叫绝的作品,同时又在现在这时候《紫荆花盛开》里,写出了那般朗朗上口的,符合副歌旋律,又不会拗口的粤语歌词!
将港乐的优美、优雅都凸显的淋漓尽致!
实在是让说国语的和说粤语的,都不由赞叹啊!
赞叹的同时呢,他们又不得不称赞一下,这首歌那种“对话”的感觉……
主歌部分两个人都是叙述,虽说同样是国语、粤语交相辉映来回交替,两个人各自唱着不同的华语,可因为叙述的原因,大家都没觉得哪儿不对……
可来到副歌,那种区别就凸显出来了。
那种国语、粤语之间,“对话”的感觉,就分外明显了。
沈铭恩那一段还没有感觉那么强烈,姚淑璃这一段,就给人一种,好像是香江在对祖国母亲表达感恩之情一般。
歌词里甚至有诸如“感恩你热暖送,花开于爱之中”这样的歌词。
你就说多么令人惊艳吧!
本来就是一首歌颂香江回归纪念日的作品,里面再歌颂出香江于祖国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简直不要太贴合主题了好吗!
歌颂香江回归,也歌颂祖国母亲的大爱!
就这种作品,你问问哈基玲和她背后那帮内娱资本们,借他们几个胆儿,他们敢说不好,干淘汰沈铭恩吗?!
他们也配!
我呸!
……
“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发芽!”
“阳光中笑开花,是暖暖的,偏偏启航……”
“同屋檐之下……”
“啦啦啦……”
……
《紫荆花盛开》这首歌说实话真不是那种非常磅礴大气的红歌风格,曲风方面更偏流行。
而偏偏就是这个所谓的“流行”!
是真的能抓住最大范围的观众的心啊!
要知道,音乐那么多种风格里,只有“流行”是受众面最广,最多的!
大家不可否认以往沈铭恩的作品里,绝大多数红歌作品都非常朗朗上口且脍炙人口,可很多红歌,还真不是很受年轻人待见。
现在的年轻人,你跟他将红色文化,他都觉得过时……
他就想赶潮流,就想跟时尚,听歌也必须是流行,必须副歌朗朗上口,不然俺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