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汉东赵瑞龙,开局放弃美食城 > 第423章 明目张胆!想赢,就要不择手段!

第423章 明目张胆!想赢,就要不择手段!(1 / 4)

廖晨曦眼前一亮。

“对啊!你说的太对了!”

“赵瑞龙都可以投资建高铁,樱花人当然也可以!”

“反正他的惠龙集团是在香江注册成立,严格来说也属于外资。”

“铁路总署既然允许了赵瑞龙投资建燕沪高铁,显然没道理拒绝樱花人投资建燕盛高铁吧?”

葛钧山自信满满的笑道:

“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铁路总署那帮人,我是很了解的。”

“尤其是那个柳志恒,他就是个名副其实的高铁狂人!”

“他提出的八纵八横高铁计划,总长将近五万公里,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地区。”

“想要完成这么宏伟的计划,得花多少钱?算它平均每公里造价几千万,那也需要四万亿!”

葛钧山伸出右手,收着大拇指,比划出另外四个手指头。

“四万亿!四万亿啊小廖!”

“去年咱们龙国全年,铁路投资规模才六百多亿。”

“就算全拿来建高铁,就这点投资规模,几十年他都建不完啊!”

廖晨曦哈哈大笑。

“几十年?他柳志恒怕是早就入土为安了吧!”

葛钧山放下手后,轻笑道:“所以这家伙聪明着呢,他知道不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财政不大放疯狂投资基建拉动经济,他就很难实现自己的高铁梦。”

“既然汉东要大力发展高铁产业,他又很想实现高铁梦,双方就一拍即合,让社会资本可以投资参与高铁建设,但在项目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

“这样一来,铁路总署既解决了资金需求,又掌握着项目的主导权,让铁路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就依然还是保持国有,不越红线一步。”

“至于赵瑞龙……他铆足劲儿从国外薅钱回来投资,本就不是为了赚钱,纯粹只是为了帮他爸赵立春做出亮眼政绩以便进步,砸起钱来自然不含糊。”

“现在燕沪高铁一期,京州到天海这一段,已经开始联调联试,就算再怎么认真细致,三四个月时间也足够了,年底之前开通运营,基本是板上钉钉。”

“一旦开通,汉东的制造产业搭上天海的金融外贸,两地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紧密,那gdp不得起飞喽?明年必然干翻东广成为咱龙国第一经济大省!”

“是啊!不过咱也羡慕不来!”

廖晨曦笑眯眯的起身端来果盘。

“甭管汉东会不会超越东广,反正赵瑞龙已经替咱们开了成功先例,咱们就依葫芦画瓢,照着弄呗!”

“咱们要是能掀起一阵建设高铁的基建浪潮,那绝对能大幅拉动经济增长,这也算是振兴咱大东北了!”

“而且除了高铁,我觉得咱们还可以效仿汉东,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其他基建项目,就比如说咱们高速公路。”

“想当年,咱们盛阳到达连的高速公路,比京州到天海的还早开建,建成之后也同样车流量持续攀升,不得不扩容。”

“可是同样是扩容,他们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很快就解决了资金问题,建设进度也飞快,如今都竣工开通了,咱们呢?”

“咱们筹谋了两年多,上个月才举行了扩容改造开工仪式,就算一切顺利,这四改八的扩容工程,完工也得2004年去了。”

“而且人家汉东,还不只是扩容改造了一条高速公路,还同时扩容了很多条,并招标新建了几条,真的是一年顶咱十年!”

说到这儿,廖晨曦拿起一颗又大又红的荔枝。

“我认真思考过,咱们宁远省为啥经济萎靡不振,不像汉东省那么有活力?”

“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都二十一世纪了、新时代了,咱们的思想依然还很僵化。”

“过去几十年里,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业,解决大部分老百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大家过惯了计划经济下,啥也不愁的集体生活。”

“可时代不一样了,咱们要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事业单位用不着那么多人,也养不活那么多人,咱们不就得让老百姓自己养活自己吗?”

“而老百姓要怎么才能养活自己呢?我想搞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的汉东省,已经为咱们试出经验了,就是得国退民进、激发市场活力、发展民营经济!”

“还是交通为例,谁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可政府拿不出太多钱,经济发展又需要更好的交通条件,那不就应该适当放开限制,让社会资本来投资运营吗?”

最新小说: 上门王婿叶凡 叶凡唐若雪王婿 娱乐圈第一甜 惊山月 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听懂动物语言:我成了警局常客 拯救后,她们赖上我了 离婚后,霸总每天哭唧唧 徒儿你无敌了 威霸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