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的采访很快就被记者拿到了吴焯这里。
“abel,你怎么看陆川导演说的《匆匆那年》就是一部校园爱情狗血片?”
吴焯看了一下采访。
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陆川这人,怎么说呢!
你说他没才华吧,人家能在这个圈里混那么多年。
你要说他牛逼吧。
他好像拍的戏争议都特别的强。
那张嘴还碎的很,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
“我其实挺尊重大家拍一些铭记历史的电影的。
但,我也不会否认其他电影类型。
能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匆匆那年》为什么会有市场?这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观众。
观众喜欢看,那么,它就是好电影。”
吴焯并未去回怼陆川。
真不值得。
现在的陆川恐怕巴不得他回怼,他一回怼,陆川就有热度,有了热度,他的电影票房就能提高。
吴焯偏偏就不让他如愿。
……
除了《南京南京》受到《匆匆那年》的冲击。
《金刚狼》受到的波及也不小。
这部好莱坞大片比《匆匆那年》晚两天上映。
它一上映就撞在了《匆匆那年》的枪头上。
此时的《匆匆那年》在首日票房爆炸以后,票房走势已经越来越猛。
之后两天,每日票房都在提升。
上映一周,直接砍下9000万票房。
这个数据与《画皮》有一定差距。
但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
《画皮》当初上映的时候是两岸三地同步上映。
不论是首日还是首周的票房数据都跟《匆匆那年》不一样。
《匆匆那年》这边目前是只在内地上映。
光是内地市场就拿下这么高的票房,其完全值得骄傲。
首周拿到9000万的票房后。
第二周,《匆匆那年》终于在港台、新加坡等地上映了。
借助于吴焯的名气,两岸三地加起来,第二周的《匆匆那年》直接拿到1.25亿的票房成绩。
两周时间,《匆匆那年》迈入两亿俱乐部。
成为国内票房过两亿的少数电影之一。
不过,《匆匆那年》也不是没有缺陷。
受制于题材的缘故,这部电影在港台其实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没办法,这部戏拍的是内地九十年代。
这在港台很难引起共鸣。
也是因此,第三周,港台的票房数据迎来了跌水。
同时,国内这边因为五一结束的缘故,票房同样受到了影响。
第三周,《匆匆那年》的票房数据跌到了单周6300万。
这就是为什么五一档竞争不如暑期档的原因。
五一档的档期太短了。
一周假期一过,后续的票房就会跌水严重。
而暑期档整整有一两个月,完全可以支撑一部电影上映到下映。
因为假期结束,《匆匆那年》票房跌水。
传奇电影公司这边联系了院线,提前申请了秘钥,选择延期下映。
原本的《匆匆那年》在六月中旬就会下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