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祸事惹大了他是要追责的。
他不是软柿子,想要捏他,那就需要掂量掂量。
此举有很大风险的,并不符合明辰谨慎的性格。
因为明辰掌握的信息不多,他不知道敌人的强度如何、手段如何。
若是要价不成,反倒被打了,那他也就栽了。
而且会栽的很惨,再也抬不起头来。
不过,自从斩过一次神明之后,他再也没遇上一个正面跟他起冲突,登上仙玉录供他砍的神灵。
依据慧吉菩萨的态度来看,他是有不小赢面的。
人生并不总是安安稳稳,许多时候需要掷出一场豪赌,在一次次的豪赌之中,去窥探更多常人接触不到的信息。
明辰赌的是对手同样对他也不了解,同样对他也有所忌惮。
站得越高,便越不愿让自己置身险境,他们只会一次次的派出下属心腹,派出棋子,去试探,去针对。
直到保证万无一失,他们才会动手。
否则……权力的大厦便会倒塌。
高位者片叶不沾身,以棋局盘算天下。
棋局是利益交换,是让步的艺术。
路只要没走死,就有许多回旋的余地。
所以,明辰更愿意相信,这些高高在上的仙佛,会给他一个交代,而不是跟他鱼死网破。
“阿弥陀佛!”
小和尚并没有纠正明辰对于他的称呼,也没有正面回答明辰的问题。
只是施礼道:“善士可知我佛之根源?”
明辰对于此世的这些神明的传说典籍,那都是下过功夫的。
佛道各自的神话传说,他也都有所涉猎。
传闻数千年前,有一个古国王子,活了三百岁,其历经富贵荣华,尝遍人间喜乐,看过人间疾苦。见世人于无边苦海之中沉沦,受七情六欲所扰,犯贪嗔痴恨戒行,循环往复,不得超脱。只觉人间无趣,于菩提树下一朝醒悟,领悟大智慧。
其乘一叶扁舟,飘摇过无尽之海,窥见天地真理,创立无边佛法智慧。
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其肉身已在无尽之海中凋零。
那一叶扁舟绵延千万里,化作智慧彼岸。
其元神不死不灭,成就无上佛主。
其身躯化作三个灵童,于人世间行走,传扬佛法,弘扬大智慧,令众生皈依我佛,超脱苦海,不再受轮回之苦。
斩妖魔、平乱世、济苍生……
各自功成圆满,回归莲台,成就佛祖之位。
分别为琉璃归真上古佛,未来弥勒尊佛和释迦牟尼佛。
后面的各个佛,各个菩萨,俱是在佛教典籍之中流传的一些传说,他们各有传奇功绩,最终一朝悟道,窥见智慧彼岸,到达极乐净土。
佛教典籍之中多是对其信仰进行无边称赞和歌颂,用极尽了华美的词汇去渲染其无边法力和威能。
反正只要是佛,只要是菩萨,那就是伟大神圣的。
并不对其进行具体的评级,只是表达的比较隐晦,并不争论其权力结构谁高谁低。
明辰只是在一堆美好形容词里面挑挑拣拣,拼凑出来的故事。
是真是假,那更是无从考究了。
根据明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