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父皇的心思,也清楚兄弟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父皇,”太子沉声说道,“三弟既然在那边,留下来学习水师操练,儿臣以为是个好法子。他为人聪慧,又肯吃苦,将来我们兄弟之中,总要有能带兵打仗,镇守一方之人。”
太子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表示:“儿臣相信三弟,他绝不是那种会拥兵自重的人。他素来淡泊,心中并无争权夺利之念。”
然而,太子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只是,乔大人到底还没有独当一面统帅水师的经验。不如请左清老将军出山,由左老将军为正,乔大人为副。左老将军久经沙场,威望素著,有他坐镇,更能稳定军心。而乔大人也能在左老将军身边学习,将来独当一面时,便有了充足的经验。”
皇帝听了太子的提议,龙颜大悦,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打消了。
太子不仅能够体谅兄弟,更能够顾全大局,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这样一来,既能启用乔雨山,又不至于让甥舅势力过大。
随后,皇帝召集六部尚书及军机大臣商议此事,最终便敲定了这事儿:
左清老将军出山担任闽浙水师正帅,乔雨山为副帅,而三皇子萧霆钧则留在水师中,随同学习操练。
一场围绕东南海疆的布局,在帝王与太子的谋划下,悄然展开。
旨意下达后,萧霆钧便立刻投入到闽浙水师的日常学习和操练之中。
每日黎明即起,与士兵们一同训练,熟悉水师的各项事务,从战船构造到海上作战,从排兵布阵到后勤补给,他都一丝不苟地学习。
而黛玉也并未因此感到孤单。
她凭借着率直的性情和过人的才学,很快就与这边的水师军官夫人们打成了一片。
她时常邀请她们到府中做客,或者去她们家聚聚,一起品茗作画,闲话家常。
她发现这些军官夫人们大多性情直爽,与京城官眷们的矜持多有不同,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乔雨山的妻子,也就是萧霆钧的舅母彭氏。
彭氏的父亲是甘肃巡抚,她自幼在西北长大,性情很是豪爽。她常年随同丈夫在军营中生活,见惯了军旅的奔放。
彭氏见黛玉身子骨虽弱些,却透着一股韧劲儿,便主动提出要教黛玉骑马。
黛玉从未接触过这些,起初有些胆怯,但在彭氏的耐心教导下,她逐渐克服了恐惧,也感受到了骑马的乐趣。
萧霆钧和黛玉夫妻二人,虽然各有忙碌,但感情却一直很好。
每日傍晚,萧霆钧从军营回来,无论多晚多累,都会与黛玉分享今日的所见所闻。黛玉也会将自己白日里与夫人们的趣事、或是骑马的进步告诉萧霆钧。
两人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在闽浙水师的日子,不仅让萧霆钧在军务上迅速成长,也让黛玉体验了不同的人生,开阔了眼界,夫妻二人的感情也在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中,日益笃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