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奇迹般地从天花中康复,拨开了笼罩在皇宫上空的阴霾。
皇帝的心情也随之大好,龙颜焕发。他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室的庇佑,是祥瑞之兆。
为了感念皇恩,也为了祈福国泰民安,皇帝决定择日去祭皇陵。
旨意一下,礼部、内务府立刻忙碌起来,准备祭祀典礼所需的一切。
皇后不禁想起上一世,就是这时候高丽那边觐见,才有了金佳珠嫁过来。
得知高丽王真的要带王子和女儿来,皇后不禁想,看来有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如今理郡王妻子去世,金佳珠更觉得这是绝佳人选,所以毫不犹豫就选了他。
这一世没有了葛夕佳,金佳珠又肯用心,所以直接当了理郡王妃。如今王府的小县主跟着淑妃,金佳珠倒也没提出要接回来,但是每次进宫,都会投其所好的给小姑娘准备不少礼物,这让淑妃也很满意。
一切似乎都在顺利着。
然而没有任何征兆,皇后竟然病了。
这一次,皇后病得格外蹊跷,也格外严重。
她先是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随后便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状态。
太医们闻讯赶来,围在皇后的床榻前,轮番诊脉,尝试各种药方,却都束手无策。
皇后的脉象时而平稳,时而虚弱,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她的身体里纠缠,让人无从下手。
太子和太子妃心急如焚,日夜守在床前,太子更是亲自去求皇帝,希望能请民间名医入宫。
就连平日里与皇后亲近的乔贵妃及郭昭仪等,也是日日都来凤仪宫探望,脸上写满了担忧。
黛玉和于然更是在家翻看医书,一时间竟不得要领。
旁人看来,皇后是病重昏迷,但皇后自己,却像是在做一场冗长而真实的梦。
在梦里,她仿佛又回到了前世。梦里全都是前世的情形:自己的锐儿不在了,乔氏生女儿时候难产。
于是王爷把三儿子放到嫡妻名下养着。
小小的萧霆钧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念书也还,骑射也好,都很用功。
后来,王爷登基,自己做了皇后,吴氏做了贵妃。
梦中的画面光怪陆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前世的悔恨、不甘与今生的庆幸、希冀交织在一起,让她备受煎熬。
整整三日后,皇后终于从这场前世今生的梦魇中醒来。
她睁开眼睛,看到的不是梦中的景象,而是太子和太子妃布满血丝的担忧面容。
皇后看着眼前的儿子儿媳,有一瞬间,就在思考:前世的萧霆钧,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干,最终问鼎天下。那么这一世,即便有太子这个嫡长子在前,老三就真的没想过当皇帝吗?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皇后如今可没有养大萧霆钧的情分,作为后宫皇后,是不方便直接去找前朝已经封了郡王的皇子深谈的。
但可以见见玉儿。
在身体稍有恢复后,皇后寻了个机会,单独召见了黛玉。
黛玉不知皇后此番召见所为何事,便恭敬地来到凤仪宫。
皇后屏退左右,只留下她二人。皇后握着黛玉的手,语重心长地开口:“玉儿,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本宫一直都信得过你。”
她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道出了心中的疑虑:“本宫这几日病着,恍恍惚惚间,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本宫孩子早早病故,所以就养大了老三,也看到了老三最终问鼎大宝。”
黛玉闻言,心中一惊,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她知道,皇后这话的分量有多重。同时她也切实感受到,皇后对她和萧霆钧一直都很好。
所以皇后这番,并不是普通意义的试探。
皇后继续说道:“本宫梦醒后,便在想,不只是梦里的老三做得很好,现在的老三,还有你,都是极其出色的孩子。”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黛玉,语气诚恳而恳切:“本宫不是怀疑他,只是想问问你,你家王爷,可曾有过这般心思?你又希望他如何?本宫知道,你们夫妻情深,你必是知晓他心中所想的。”
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几句话就草率回答。
这其中牵扯到的,不仅是亲情、感情,更有一个太大的诱惑,这个诱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金钱地位,还涉及到报负的实现、理想的实施。
所以并非她一个人能代表萧霆钧就给出承诺的。
黛玉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轻声而又郑重地说道:“母后,您这个问题,牵连甚广,儿媳不敢妄言。”
而后她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皇后,给出了一个最为妥当的答复:“儿媳回去后,会和王爷好好聊一聊。待我们夫妻二人深思熟虑后,再给母后一个明确的答复,您看可好?”
皇后听了,眼中露出了然之色。她知道黛玉并非推脱,而是真正地在为这件事情负责。
她点了点头,放心地说道:“好,本宫等着你们的消息。”
她相信,黛玉和萧霆钧会给她一个最真实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