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州往平壤城的路可不好走。”中军帐,卢儁义在灯下摇头叹气,“安禄山动手脚的地方太多了。唉……”
华兴此刻拿着朱倵递过来的公文:薛直调任代州刺史,率部驻守雁门。
这分明是安禄山走了李林甫、高力士的路子,把碍眼的薛直踢开,粉碎“九天”集团的监视,还能把铁矿搞回来。
“那我们能带走多少兵马?去安东都护府,安禄山必定是打了招呼的,小鞋是肯定穿定了。”华兴道。
“自募。”朱倵翻了翻卷宗:“之前咱们纸面上四千兵马,半数以上是原来的易州驻军,靠得住的还是城南乡勇团。”
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是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其在地方行政体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双重体制管辖。一方面,都护府作为河北道辖区的一级政府受治于河北道采访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唐睿宗景云元年,在边境置节度使、经略使,扼控四夷,安东都护府也在其列,辖于平卢军节度使。
开元二年,安东都护府再次迁治平州(今河北卢龙)。以前安东府治所虽数次迁移,但都未离开辽东,为什么李隆基在继位伊始就要发生如此重大变化?——这与此时东北局势的变化直接相关。渤海地方政权建立后,唐朝在辽东仍有相当力量,之所以没有再次征剿,主要由于唐将主要兵力用于对突厥、契丹作战。
之所以如此,在于唐朝长期只能以海路联系辽东,这就削弱了唐在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渤海此时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的海东大国。二者实力对比,唐朝应该已经处于劣势。为了争取渤海并借助其力量牵制契丹,唐朝在册封渤海的同时,对渤海作出重大让步,将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从而解除渤海对唐朝的戒心,这应是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而促成唐朝册封渤海的关键人物,应该是大祚荣之子大门艺,前文曾提及大祚荣曾遣子入侍,其人正是大门艺,“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开元初还国”,他在长安居住六年,在此期间,深受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是渤海内部亲唐派的代表人物,唐朝册封大祚荣的同时,让大门艺返回渤海,正是希望亲唐力量主政渤海,使渤海成为唐朝稳定东北边疆的有力屏障。
唐安东都护府迁治平州的消极后果是动摇了当地居民继续留居辽东的信心,大批高句丽遗民转而投附新兴的渤海地方政权。“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长遂绝矣。”
唐开元二十年,渤海统治者大武艺因不满此前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唐朝)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之,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兵士死者过半,竟无功而还”。唐对渤海的反攻选择幽州和新罗两个方向,而不是从辽东地区直接进攻渤海,这就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唐玄宗开元二年,(安东都护府)徙于平州”后,与渤海国共同控制辽东。761年正式并入卢龙节度使。
不过,渤海建国的重心不在辽东。前已述及,当营州爆发契丹反唐战争的时候,与契丹不同,渤海酋长选择了“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这样远走他乡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没有显示出对辽东的重视,此后将拓境的重点放在了鸭绿江南境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当唐朝将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部纳入版图后,大武艺竟然不惜与唐开战,对新罗也是如此。渤海没有选择夺取辽东,因为全面占领辽东即意味着与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实力恢复,难保不重蹈高句丽的覆辙。
在唐朝收复辽东的战争中,粟末民族也被深深地卷入其中,战争的残酷和高句丽灭国灭族的教训使渤海统治者对辽东地区不能不三思慎行。大门艺曾对大武艺言:“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此外,渤海自身的实力决定了其不能全面占领辽东。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华兴和朱倵、卢儁义商定,“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百人,誓师出征。
当日华兴大设筵宴,亲捧兵符印信,颁布号令: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领,悉宜遵守,毋得违误,有伤法度。如有故违不遵者,定依军法治之,决不轻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