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夺天下 > 第230章 剿匪新策略

第230章 剿匪新策略(2 / 3)

与前任兵部尚书的呆滞木讷之状迥然不同,因此崇祯帝每次召见他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规定时间,对他几乎言听计从,甚至惊叹:“用卿恨晚!”

杨嗣昌莅任前的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孙传庭在黑水峪大破起义军,生擒高迎祥,局面有所好转。杨嗣昌在守制时关心时局,因此在出任兵部尚书后就已对明朝的未来有了详细的规划。

他对明朝未来的规划可归纳为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其对策主要集中于前两点。

对于第一点,他认为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

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

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所以他主张先与刘元昭这边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

对于第二点,他建议增兵十二万,其中步兵七万四千人,马兵三万六千人,并增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于是崇祯帝在他的建议下先后向民众加派剿饷和练饷。

之前崇祯手中还有些钱,但是经过剿匪一事,花的不多了,而且满清被灭,他又少了一大笔收入,不得已只能增派辽饷。

至于之前文武百官士绅富商踊跃捐赠的局面,在刘元昭领兵撤退之后,就没再出现了。

杨嗣昌所提的三点纲领,都是为了实现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来服务的。这一计划的执行依靠的是五省总督洪承畴和五省总理王家桢的配合。

洪承畴已在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颇建功勋,但王家桢被杨嗣昌认为是个庸才,不堪此任,于是杨嗣昌经密友礼部侍郎姚明恭的介绍,向崇祯帝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接替五省总理。

熊文灿,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人(永宁卫),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黄州推官,历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尚书等职。

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崇祯十年四月,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仍行前策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势如破竹,熊文灿因此次抚局失败而被捕入狱,次年被斩。

崇祯帝听杨嗣昌提议熊文灿接任,对于熊文灿,他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于是就先派人去调查。

熊文灿不知道啊,热情地接待了朝廷的派来的这位宦官,金银财宝赠送,胡吃海喝十日。

宦官以前深居宫中,在抠门皇帝崇祯的约束下过得紧巴巴的,哪见过这样的大场面,现在当然心里也很爽。

有一天在酒席之上,大家又喝高了,宦官谈起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熊文灿听罢醉醺醺地拍案说道:“诸臣误国耳。若文灿往,讵令鼠辈至是哉!”

宦官一听,心想皇帝在宫中也是这样骂那些大臣王八蛋的。

看来熊文灿跟咱是一条心的同路人,随即也亮出身份:“我这次不是到广西去采购的,我是陛下派来对你进行考察的。你有当世之才,朝廷没有你没法消灭这群泥腿子。”

熊文灿一听就吓尿了:我哪里是去剿匪的料啊!我只是喝高了说着玩玩的,大人千万不要当真啊。

尽管熊文灿一再陈述自己‘五难四不可’,宦官告诉他:“我会把事情如实地向陛下汇报。如果陛下做出了决定,到时你也不要推辞了。”

熊文灿只得答应,送走了宦官的车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宦官回到了宫中,向崇祯一五一十地汇报了熊文灿的情况。如此,崇祯当即就决定了熊文灿的任命。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