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老板顺理成章地占了服务员的位置,凑过耳朵,听起了李亦儒的“美食文化课程”。
顾客们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他们分享心情:
“真牛逼啊!历史典故无所不知啊!”
“最牛逼的是,竟然考古方面都无所不知,竟能详细地列出具体的信息。”
“而且人家李亦儒都没有提前准备啊,就是脱口而出啊,这知识含量,无敌了啊!”
“我也想不到什么文绉绉的词来形容李亦儒了,牛逼就完事儿了!”
……
这时,室内的李亦儒突然望向门口,他喊道:“服务员!”
“哎!”一个服务员快步跑来,她分开众人打开门,“李老师!”
李亦儒怔怔地望着门口,只见门口乌泱泱一片人,“你……你们这是什么情况?”
众人笑嘻嘻地看着他:
“听你讲课啊!”
“我们也涨涨知识!”
“李亦儒你下次开直播,多讲讲我国这方面的事情,让大家多了解一下我们华国文化的变迁啊!”
……
李亦儒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前几天面试自己的郑潇潇教授。
郑潇潇教授也正直直地看着她,她忙道:“别看我,我不是郑潇潇,我只是跟郑潇潇长得有点儿像而已。”
李亦儒:“……郑教授,您真逗!”
众人又齐齐望向郑潇潇,怎么又蹦出个女教授来?
郑潇潇笑笑:“李亦儒,你们慢慢吃,我就先走了啊!”
郑潇潇红着脸,转身就走了。李亦儒想出来送送,结果……他刚到门口就被众人困住了,签名拍照的程序难免要走一圈。
郑潇潇快步离开饭店,刚刚跟一堆人挤在一起,凑着耳朵偷听李亦儒讲课的场面,实在不雅啊!
说实话,李亦儒讲得一些东西,她都不懂,毕竟她是现代文学的教授。
术业有专攻,她虽然对古代文化很了解,但毕竟还有专业隔阂,而且李亦儒刚刚的漫谈,已经涉及到了历史、文学甚至考古等多方面了,他的知识体系大大超乎了郑潇潇的认知。
坦白地讲,郑潇潇有点儿隐约觉得,在博学这方面,自己是不如这个孩子的。
之所以是隐约觉得,是因为人性的天性里面,总认为一个成年人不管怎样都要强于孩子,一个教授总要比学生强。这是一种诡异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一种强者的心理暗示。
虽然郑潇潇在和李亦儒的比较中,尚未确定好自己的真实输赢,但是她有一点是明白的,那篇《淺談黃庭經用韻時代新考》,百分之99是李亦儒亲笔写的。
以刚刚李亦儒的博学状态,以及过去几个月里惊世骇俗的表现,郑潇潇现在对《淺談黃庭經用韻時代新考》的作者,不做他人假设,就是李亦儒!
这样的人才,老娘必须得抢到手里啊!日后必成大器,甚至极有可能成21世纪最后一个大师啊!
这个年代有大师么?
郑潇潇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她可远远不是,富旦大学里,也没有敢自称国学大师的人了。
21世纪,这是一个国学贫瘠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