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才纷纷收回目光,然后开始议论起来。
没多久,在场的人便分成了两派,一是主战派,主张决不能让秦川那狗贼得逞,一万三千石粮食和四万七千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他们完全可以发动百姓,依托城墙甚至城内街巷阻击对方。
另一派自然就是主和派,这些人对守城感到极度悲观,依据是秦川的关帝军所向披靡,成立至今还未尝一败,就连东奴也接连败在他们手下。
战阵厮杀、短兵相接等等,城内守军不可能打得过对方,更何况对方的火器数量众多,威力极强,守军人数再多也是枉然。
最重要的是,那条流言已经在城内传开了,就算发动城内百姓,招募了乡勇,他们也未必会尽力守城,临阵反戈都有可能。
若秦贼攻进来,在场的诸位全都得遭殃,城中诸多乡绅也必然会落得家破人亡的凄惨下场。
与其拿身家性命来豪赌,不如直接花钱买平安,反正大家都出一点,总能凑够数目。
一开始,主和派的人数还很少,声音很微弱,可争着争着,一些家底雄厚的乡绅老爷们也开始觉得,守城是一场胜算不大,输了就家破人亡的豪赌,于是便纷纷倒向主和派。
吵到中午时分,主和派逐渐占据上风,就连朱敏济也倒向了主和派。
朱敏济知道,他跟秦川的梁子已经解不开了,若对方进城,他必死无疑。
所以,他宁愿花钱买平安,也不敢赌。
吴甡让人去做了几座家常便饭,让这伙人在守备府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吵。
吃饭的时候,这帮人拍桌子连连,大家都吃饱了之后又开始掀桌子,撩袖管差点上前干架。
吵到傍晚时分,忽然有一条探报送进守备府,说寿阳城那路关帝军离太原城不到三十里路,明日中午时分就能跟秦川汇合。
而且,南边另一路关帝军,正往太原南部集结,隐隐有进军太原的迹象。
收到这条消息,已经占尽优势的主和派一下子压倒了主战派,连晋王世子朱审烜也赞同议和。
吴甡在权衡一番之后,便拍板决定议和。
杜应堂和在场很多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反正是让城里的乡绅掏钱,只要能议和,他们就能保住小命。
但接下来又出了一个问题:刚决定议和,那帮人就开始喊穷了,都想让别人多捐点钱粮,好让自己能省点下来。
这个问题,比是战是和还要难办。
杜应堂带头捐了五百两银子,一向清廉的吴甡也捐了一百,其余官将也纷纷表态愿意捐钱粮,那帮乡绅老爷们才没吵得那么凶了。
但这个问题可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这帮人从傍晚吵到华灯初上,又从华灯初上吵到三更棒响,仍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吴甡和朱审烜做主,按各家田亩数和店铺作坊数量来算家产,然后比例捐。
直到半夜,各家需要摊派的数量才终于定下来。
然后,他们开始连夜准备钱粮。